材料一:依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一生弟子众多,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余人。授徒讲学当然促进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师徒的关系也自然地造就出一个关系紧密的团体,从而推动了作为一个学派的儒家的形成。
——摘自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从隋唐至明清,科举既成了教育的手段,也成为教育的目的。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的影响无所不在,为求“中举及第”的科举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士人都自动地挤到一条狭窄的成才之路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科举不考体能,许多人考过了秀才,中了举人,已是疾病缠身,英年早逝,何谓报国卫家?科举重八股制艺、楷法试贴,士人便追求八股精通、楷法圆美。至于其他学问,统统弃之不顾。这种知识偏狭、学非所用的弊病越到后来越是暴露无遗,尤其是在列强环伺,民族危机的情况下,这种科举教育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不得不加以改革,在改革还来不及跟上社会急速变迁之需时,则未能摆脱被废止的命运。
——摘编自纪秀琴《试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材料三:1900年日本拥有大学、高等学校9所。1878﹣1900年共培养35200名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满足了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此外,日本认真学习西方的实业技术教育制度,注重中等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到1900年中等实业技术学校已有290所,为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日本工厂、企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熟练、敬业的技术员和技工。明治时期的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968年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德国政府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积极引导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双轨”上共同生长,在保持具有高学术水平大学的同时,也重点扶持以实践为主要特色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
德国教育并行中依然重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今,德国经济依靠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条腿”稳步前行。
——摘编自姜炎《德国二战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制度》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育的变化
【建国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20%左右,全国80%以上人口是文盲。
[2018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83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到1034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