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内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文本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有删改)

    文本二: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獉獉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不得作。”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 滕文公章句下》,有删改)

    【注】①公都子:孟子弟子。②杨朱、墨翟:战国时人,杨朱主张“我”为中心;墨翟主张“兼爱”“非攻”。③闲:捍卫。④:偏颇。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尧舜既没/ 圣人之道衰/ 暴君代作坏宫室/ 以为?池/ 民无所安息/ 弃田以为园囿/ 使民不得衣食/ B . 尧舜既没/ 圣人之道衰/ 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池/ 民无所安息弃田/ 以为园囿/ 使民不得衣食/ C . 尧舜既没/ 圣人之道衰/ 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池/ 民无所安息/ 弃田以为园囿/ 使民不得衣食/ D . 尧舜既没/ 圣人之道衰/ 暴君代作坏/ 宫室以为?池/ 民无所安息/ 弃田以为园囿/ 使民不得衣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粟”,谷子,去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这与成语“沧海一粟”中的“粟”的含义相同。 B . “加”,在文中是“更”的意思,与《游褒禅山记》“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加”的含义相同。 C . “相”在文中是“辅佐”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嬉戏莫相忘”中的“相”的含义不同。 D . “诸侯”,是中国古代对帝王的称呼,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地,世代掌握着统辖区域内的军政大权。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二孟子开门见山直接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强调自己并不是天性喜欢辩论,论辩实在是为情势所逼。 B . 文本二孟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看得十分透彻,他对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杨朱和墨翟两家学说进行了批评。 C . 文本二孟子在文章的末尾举大禹、周公、孔子三圣的事例,充分说明了他们的“好辩”也是出于不得已。 D .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阐述了君王要施行“仁政”,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道理,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