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德阳开学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距离2032年还有11年,国际奥委会就急着把2032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定下来。按照惯例,通常是在距该届奥运会举办还有7年时投票确定主办城市。作为2032年夏季奥运会的唯一申办城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胜出得毫无悬念。在确定好203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之后,有关方还想把2036年和2040年的奥运会举办地也定下来。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意思,就是要立足长远发展,让自己有更多的主动权。但实际情况却是,2024年和202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困难重重,各地报名的时候热情都挺高,但是慢慢就相继退出了。早在2015年9月16日,国际奥委会就公布了2024年夏季奥运会五个申办候选城市,分别是德国汉堡、意大利罗马、匈牙利布达佩斯、美国洛杉矶和法国巴黎。不过随后汉堡、罗马和布达佩斯先后撤回申请,申办者只剩下巴黎和洛杉矶。眼看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快退光了,国际奥委会决定,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从巴黎和洛杉矶两者之间选择,败选的一方自动承办2028年的夏季奥运会。并且国际奥委会还决定自掏腰包补偿。就这样,巴黎成为2024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国际奥委会资助100亿人民币;洛杉矶成为202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地,国际奥委会资助120亿人民币。面对这种局面,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很头痛,表示未来不排除将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确定从申办制改为指定制。

    (摘编自《2032年奥运会举办地定了,奥运会无人愿意举办,未来或变成指定制》)

    材料二:

    奥运会是世界性体育盛事。以前,许多国家都希望承办奥运会,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多国家都为争取举办权做出了积极努力,中国也是经过了2000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失利的挫折之后才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但是,近几年申请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却越来越少。因为举办一届奥运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最终能否实现盈利却是一个未知数,很多时候,亏得少就算不错了。有美媒称,新建体育场馆可能需花费3000万美元。有的场馆会建立在经济价值很高的地段,但在比赛结束后,这些场馆却可能被遗弃。长时间的失修也会让这些场馆失去价值,也可能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如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场地开发破坏了当地的一些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其中一些动物还濒临灭绝。此外,举办奥运会所带来的“奥运低谷效应”给部分国家带来过经济风险。几乎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在奥运会结束后都进入了一段时间不算短的经济衰退期。当时希腊在举办2004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国家赤字,2005年,希腊的经济增长因此降到9年以来的低点,影响了希腊之后的经济发展。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2014年曾列出应对奥运会的未来可以采取的行动清单,比如降低招标成本以及提高奥运会所有方面的可持续性。有人甚至提议固定举办地点。而已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以后再举办奥运会时投入会相对小一些。

    注释:①奥运低谷效应:又称“后奥运效应”,指奥运会主办国及城市在奥运会后出现的经济衰退现象。其产生原因有奥运筹备阶段投资消费收入的激增与奥运会结束后投资消费收入的相对减少,以及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设施闲置和体育设施维护而产生庞大的维护成本等。

    (摘编自《奥运会“无人申办”,因为太“贵”?》)

    材料三:

    奥运会的承办权从昔日争抢的“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还是奥运会自身存在的问题造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对自身进行改革,奥运会才会有出路。

    第一,奥运会必须“瘦身”“减负”。奥运“瘦身”是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提出的,他认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太多,参赛人数庞大,给承办方造成了太大的压力,应该适当减少奥运比赛项目。然而,“瘦身”涉及相关各方的利益,以致“瘦身”计划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从目前看,长痛不如短痛,国际奥委会只有痛下决心,坚决执行奥运“瘦身”计划,减轻承办城市的负担,才有可能重新唤起各国申办的意愿。

    第二,奥运会必须降低申办门槛。以往,在申办奥运会的竞争中,申办城市都要把场馆建设等硬件条件作为自己申办的优势。一般而言,一座城市一旦申办成功,为了兑现诺言,势必要增加预算,大兴土木,给申办城市所在的政府增加了太多的财政压力。同时,也让很多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无力申办奥运会。奥运会要寻求出路,必须要自降门槛,让更多的城市能办得起,才会吸引更多城市申办。

    总之,只有控制赛事规模,节俭办赛,奥运会才会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如果承办所需经费越来越多,奥运会的申办者肯定会寥寥无几,即便是国际奥委会最终指定承办城市,承办方也会心存不满,这样的奥运会恐怕难言精彩和圆满。

    (摘编自《不“瘦身”,奥运会没出席》)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04年奥运申办国有11个,2024年奥运申办国仅有2个。自2008年到2024年,奥运申办国家在数量上时多时少,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B . 自2002年到2014年,除了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实际支出与预算基本持平外,其余各届都明显超支,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超支比例位居首位。 C . 几乎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在举办奥运之后都进入了一段时间不算短的经济衰退期,这也被称为“奥运低谷效应”或“后奥运效应”。 D .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计划未来将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确定从申办制改为指定制。即便愿望成真,因承办方是被迫承办,这样的奥运会也无法保证精彩与圆满。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4年夏季奥运会原本有汉堡、罗马、布达佩斯、洛杉矶和巴黎五座城市申办,不过后来汉堡、罗马和布达佩斯都因经费不足先后退出了竞争。 B .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长远之计,这句话对于奥运会的发展有参考价值;当前,巴赫、罗格等人的建设性意见也大都是着眼于可持续性发展而提出的。 C . 2024年到2032年的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确定几乎没有悬念,甚至2032年的奥运会申办城市居然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个,这表明奥运会已经走到了绝境。 D . 只要能够控制好奥运会的赛事规模,节俭办奥运,奥运会就一定能走上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奥运会的美好未来依然可以期待。
    3. (3) 奥运会的承办权从昔日争抢的“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原因何在?请概括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