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娄星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墙上的春天

    张金凤

    ①年是一团火焰,把隆冬的坚冰融化;年是一枝红梅,把素淡的雪野妆点;年是大红大绿的喜庆年画,把腊月的土墙扮成了花旦,扮成了新娘,扮成了永恒的春天。

    ②日头偏过正中,爹从集上归来。他把别的物品交代完毕,慢慢地展开画卷,孩子们的眼睛里瞬间放出异样的光彩。经过一年烟呛火燎的土屋,此刻被年画这一轮太阳照得亮堂堂的。娘轻抿微笑,画卷被隆重地重新卷起,放在棚子上。

    ③日子该怎么忙活还怎么忙活,只是棚子上的年画让一家人的忙碌有了希望。“日子会像画上一样好的。”每年贴年画的时候,娘总是这样说,爹就憨憨地笑。

    ④贴年画是最隆重的。腊月的最后一天,屋子已经扫过尘,四壁也干净了。娘用小锅煮了糨糊,爹开始糊墙。他用旧报纸把卧室四壁糊好,独留下贴年画的地方。年画要最后贴,就像戏台上的高潮,总要留在吊足胃口的时刻。爹比量好上下左右的位置,用铅笔在土墙上将画的四角位置描上四个点,然后把画取下来,放在小桌子上,用小刷子在画的背面均匀地涂满薄薄的糨糊。而后,将崭新的画轻轻稳稳地贴上去,用新的希冀翻过旧的光阴。贴年画的时候爹甚是小心,轻轻抻着,用力大了,半湿的年画容易破,抻得轻了容易起褶。糊了一上午墙爹都不说累,贴年画的时候鼻尖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贴上新年画,爹用一把新笤帚仔细将年画扫一遍,被扫过的年画,就像被熨斗熨过的衣裳,平展得一点纹都没有。

    ⑤我家的年画是分主题的。手执莲花在水中嬉戏的“荷花娃娃”,骑着小金马的“美好前程娃娃”,背依硕大金元宝摇拨浪鼓的“富贵娃娃”;不管背景如何,主角永远是一个穿红肚兜、胳膊像嫩藕一样的栩栩如生的俏丽娃娃。炕头能贴两张大画,另一张必定是戏曲画。炕尾的墙是爹的园地,他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布置。

    ⑥年画打开了我的眼界,我很早就认识了北方乡村没有的花儿,牡丹、荷花、菊花、山茶、梅花、兰花,还认识了佛手、枇杷、香蕉等南国水果,认识了如意等普通老百姓绝没有机会认识的物件。年画这本教科书,给了我美好的想象,还给了我那么多故事。《岳母刺字》《连环计》《西游记》《卧冰求鲤》等,幅幅生动鲜活。我看这些有故事的年画时,总是央求主人给读一下画的题目,讲一下画里面的故事,那些民间故事他们讲得无比生动,给了我最早的文学启蒙。

    ⑦我家炕尾曾贴过一张美人图,一个钗环简素着紫红衣衫的少女手挽一只竹篮,婀娜地行走在乡间路上,身边有绿树挺拔,背后是一条似乎听得见哗哗流水的河。那张画太美了,惹我遐思颇多。我听娘讲过仙女的故事,我总觉得那个女子就是仙女下凡。画的右下角标有“西施浣纱”四个字。我那时刚刚上学,不认识“浣”,一直读成“完”,也不知西施是谁。后来有一天,读过不少书的小舅来我家,我才得知“浣”的读音,也认识了叫作“浣溪沙”的词牌名。

    ⑧年画是年最鲜艳的花朵,人们把它擎在炕头上,擎在心里最高的地方。每年到了除夕这天,家家都换了新年画,我最快乐的事就是逐家去看年画,逐一检阅他们的喜庆。爷爷的炕头贴的是《松鹤延年》《太极仙翁》;八爷爷是个老党员,他家的年画是《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六奶奶读过学堂,她家的画有《梁红玉》《文姬归汉》等。

    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就是我们家家户户墙上的年画啊!你承载着村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向往,承载着走进城市的村里人对故乡的思念,你是我们墙上永不老去的春天。

    (选自《光明日报》2021 年 2 月 19 日,有删改)

    1. (1) 选文中的年画寄托了人们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2. (2) 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经过一年烟呛火燎的土屋,此刻被年画这一轮太阳照得亮堂堂的。(任选角度)

      糊了一上午墙爹都不说累,贴年画的时候鼻尖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描写角度)

    3. (3) 选文先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最后一段转换为第二人称“你”叙述,这样行文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4. (4) 选文以“墙上的春天”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春天”的含义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