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西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本一

    鹅毛大雪(节选)

    迟子建

    在姥姥的家乡,一到冬天,还有比推不开门更让人惊奇的事情。

    那是捕鱼的时候。

    我不知道为什么冬天的鱼会很多,而且很肥。因为在我看来,冬天的水很凉,鱼大概是承受不了这种寒冷的。

    可是稀奇事就是出现了。冰封几尺的大江下面的确跑着鱼群。一到这时刻,村里的人就乐癫了,也忙癫了。大家忙着补网织网忙着修爬犁和凿冰眼,然后,就像是要出征打仗一样,人们去征服那条大江,去征服鱼群了。

    姥姥是补网和织网的能手。虽然自己家有许多事要做,可她还是很高兴地为那些请她帮忙的人家去做事。她帮车把式的老婆织起了一片网,熬得眼睛都红了。她还给不懂捕鱼要领的年轻人讲捕鱼的事情。

    捕鱼的时候又赶上了场姥姥所说的“鹅毛大雪”。姥爷带着网、铁钎、火盆、劈柴和酒壶去江上了。

    我和姥姥留在家里。姥姥要为全村子到江上捕鱼的人们烙制火烧。她说她的火烧一送到江上,大家会疯吃一顿的,比吃什么鸡鸭鱼肉都香。

    为全村的捕鱼人准备饭食,这可是项艰巨的任务。姥姥不停地站在火炉旁;头发被汗水弄得湿淋淋的。她的两个颧骨也红红的。

    我帮助她劈小碎拌子,然后担负往炉子里续柴火的任务。那些金黄色的火烧一出炉子时就像朝气蓬勃的太阳一样,从里到外都透着香气。

    姥姥把烤好的火烧放到一个圆圆的大水桶里,然后上面扣上一个大盆子。烤好一桶后,她就套上马爬犁,把它送到江上去了。

    我站在家门上,望着姥姥带着火烧坐着马爬犁上江的情景。鱼汛真是叫人感奋的时刻。家家的仓房都堆了好些鱼,有些鱼还被做成了咸酱或鱼干。姥姥烤火烧的空当就做鱼干。剐、去肠子、刮鳞,然后用剪子铰鱼尾,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才能撒上盐,滤干后放到火墙上去烤。

    于是,屋子里就洋溢着清新的鱼香气。姥姥很高兴闻这样的香气。她做这些活儿的时候,神色十分开朗,完完全全像个孩子。那么平凡的事情,一让她做起来,就一丝不苟,而且很是有韵味。鱼汛的最后一天,是个大晴天,有的人家已经往回收网了。姥姥开始烤最后一桶火烧。她站在炉台边,红光满面,脸上笑眯眯的。我就蹲在炉膛前,遵照她的吩咐往里面添火。

    过了好一刻,我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响,发现姥姥栽倒在地上了。她的手里还拿着一个刚刚烙好的像太阳那么娇艳的火烧。我跪在她身边去摇她,她不动;我喊她,她也不答应。她闭着眼睛,嘴角挂着笑意,脸色非常红润。我以为她累得睡着了。

    可她就一睡几天,不再起来。

    给姥姥出葬的那天,一大早起来,我又推不开门了。那个给姥姥守灵的车把式帮我打开了门。

    又是一院子的白雪。是姥姥常常提起的“鹅毛大雪”。我的眼前一下子闪现了姥姥的身影,我鼻子一酸,泪水就蒙了眼睛。

    透过泪水去望那些白雪,的确都是很大很大的一片一片的,有的甚至比鹅毛还大。

    八九点钟的时刻,太阳忽然消失了。天空并不很昏暗,只是有点灰蒙蒙。这时,天又下起大片大片的雪来。

    姥姥带着一个美丽的红棺材,在鹅毛大雪中去山里睡觉了。她临行前美美地吃了一整个火烧,因而我那天没有望见太阳。

    文本二

    迟子建在作品中偏爱呈现死亡,借以死亡的方式呈现出世上的人性、人情。常态死亡指的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正如人的出生与衰老,在迟子建作品中,处于常态中的是人的衰老与死亡,而宿命般的死亡方式也是常态版图下的一种。对生命的关怀使迟子建终究不忍心让这一矛盾演化为一场血腥的暴力。迟子建深知只有当生命饱受死亡的威胁时,人性之中“恶”的成分才会被剥离,因为在死亡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迟子建笔下的人物形象多是“自然人”,顺乎自然天性的成长,顺乎合理的发展,顺应天命的死亡,其中尤其以边缘女人为代表,这类人或是处于偏远地区,或是处于文化冲突之下,或贫困,或饱经磨难。而她们的共同面对着生命中的衰老,在衰老笼罩之下,步入人生的尾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女人虽面对人生之痛衰老与死亡的困境,但仍然表现出一种宽容和善的达观态度。

    于平《论迟子建作品的文学抚慰》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通过“更让人惊奇的事情”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在我看来,冬天的水很凉,鱼大概是承受不了这种寒冷的”可见,我对姥姥的家乡并不了解。 C . 作者通过爬犁、冰眼、火烧、鱼汛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事物,向读者展示了故乡的风土人情。 D . 迟子建在小说中利用长短句的结构特点来为主题服务,短句显得很有节奏感,能营造氛围。
    2. (2) 关于文中描写“鹅毛大雪”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鹅毛大雪”是本文的线索,串联了所有的故事情节,使文章内容更集中,层次更清晰。 B . 姥姥出葬那天的环境描写“又是一院子的白雪”,烘托了静谧、肃穆的氛围。 C . 文中划线句子衬托了姥姥纯净的人物情思,也体现了我对姥姥的思念。 D . 文中的“鹅毛大雪”不仅是地域风景的标志,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3. (3) 结合文本一,概括“姥姥”的形象特点。
    4. (4) “对生命的关怀使迟子建终究不忍心让这一矛盾演化为一场血腥的暴力”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