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六下·铜山期中) 现代文阅读

    刘邓大军巧渡黄河

    ①1947年6月,在鲁西南前线,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12万大军,悄悄逼近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黄河防线。

    ②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开始强渡黄河。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刘伯承、邓小平来到黄河北岸的渡口。

    ③滔滔黄河水,像一条蜿蜒的巨蟒,躺在广阔无垠的华北平原上,在朦胧的月光下滚滚向东流去。夜色苍茫中,船工从苇丛深处推出一只只平头木船,刘伯承、邓小平敏捷地跳上船去,并肩站在船头。船像离弦之箭,向黄河南岸急驶而去。

    ④突然,两架敌人的侦察机, 沿黄河由西向东飞来,一路投下许多照明弹,顿时打破了夜的沉静。这时,站在船头、解开外衣的邓小平,见敌机临空,风趣地对刘伯承说:”敌人怕我们渡河寂寞,特地给点亮了‘天灯”。等他们叫来轰炸机,我们全军已渡河完毕了!”

    ⑤“是啊!”刘伯承司令员用手推推眼镜,赞同地说,“不明修栈道,怎么能暗度陈仓呢!”说完,他俩相视而笑。

    ⑥刘伯承、邓小平显得那样轻松,胸有成竹。 其实,为了使部队能顺利渡过黄河,我们精心部署,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啊!

    ⑦渡河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把12万野战军主力集结起来,而让太行军区、其南大区部队伪装成主力,在豫北发起攻势,跟敌人打得难解难分,同时指挥豫皖苏军区部行向开封以南地区佯施攻势,以转移敌人视线。此时,真正的主力部队正夜以继日地进行渡河的准备工作。

    ⑧指挥部设在一所农民的房子里,泥坯墙,茅草顶,房间不大,四壁钉满了地图,中间摆着4张方桌,桌上铺着黄呢军毯。邓小平坐在桌子的一头,仔细地看着地图。刘伯承则双手又在腰间,在屋里踱步沉思。就这样,刘伯承和邓小平在这间小小的指挥所里,筹划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

    ⑨当太行、冀南和豫皖苏部队同敌人连续打了几天几夜,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弄不清我军主力行动方向时,国民党郑州前线司令部却发表电讯,说什么刘邓的军队南进受挫,被迫“西窜”。可见,刘邓大军“明修栈道”的战术已经奏效。

    ⑩本来,国民党新调来的两师主力已挖了滩头阵地,因听指挥部的情报,就放松了戒备,部队根本未进入阵地。

    ⑪刘伯承、邓小平把渡河时间选在6月30日晚。夜,静得出奇,黄河北岸的我军将士悄悄地蹲在战壕里,各种渡河器材都准备停当,只等渡河命令下达。

    ⑫午夜时分,渡河命令下达了。我军大炮首先向南岸的敌军阵地开火,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寂静的夜空,火光映红了滚滚黄河水,千百只帆船载着我军健儿杀向黄河南岸。我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300余里地段上一举突破敌军防线,渡过了黄河天险。蒋介石鼓吹的“黄河战略”神话,只一夜工夫就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笑谈。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从此揭开了序幕。

    1. (1) 这篇短文故事情节安排巧妙,有插叙、倒序,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事件,将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刘邓二人渡河   ②佯攻豫北开封   ③筹划战略战术   ④突破敌军防线

    2. (2) 默读短文第④自然段,从“站立船头”“解开外衣”这两个举动,可以读出邓小平;从邓小平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3. (3) 刘伯承、邓小平都是著名的军事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威名赫赫,“刘邓大军巧渡黄河”只是其中一个成功战例。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巧渡黄河”巧在哪里?至少写出两点。
    4. (4) 蒋介石鼓吹的“黄河战略’变成笑谈。请你谈谈他们失败的原因。(至少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