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戴高乐曾说,为使复兴的欧洲大陆能有一个符合我们时代条件的平衡,我们觉得应该在欧洲实现某些集团,当然,各国的主权不应受到损害。法国方面认为,主要在经济上和我们一起实现一种最广泛的西方集团会带来许多好处……
——皮埃尔·热尔贝著,丁一凡等译《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英国人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即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英国与“欧洲”之间没关系。这固然是一种岛国心态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是一个帝国,它始终站在帝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帝国利益与欧洲的利益又往往是冲突的。后来的事态发展迫使英国把注意力转向欧洲,英国在60年代经济境况十分不好。二战后英帝国迅速瓦解,英联邦又不能取代帝国的作用。二战后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两极化将英国与欧洲拴在一起。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与欧陆间若即若离,在英国有悠久传统……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的观点是: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被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和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元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23日,经全民公投,英国脱离欧盟。2019年4月10日,欧盟各国达成一致,同意将“脱欧”日期延迟至10月31日。
——整理自人民网、《环球时报》《新京报》
材料四:英国的离开本身就是对欧盟行为体角色能力的削弱,而由此引发的消极影响也会打击其他成员国对欧盟制度体系以及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来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重新考量欧盟机构与成员国政府之间的权责分配,同时正视眼前的多重危机并尽快做出调整。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巩潇泫、贺之杲《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