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电白模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伟大转折:“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自1980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摘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第三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 (2) 材料二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
    4. (4) 概括材料四中的观点,并以其提供的视角,运用一例所学史实论证该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