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广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司马法》曰: “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 “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 “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吾民,有道乎?”太公对曰: “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 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 可得而使也。”武王曰: “善。”乃召周公而 问焉, 曰:“  天下之图事者, 皆以殷为天子, 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 胜之有道乎? ”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 则无胜之道矣, 何可攻乎? ”武王忿然曰:“汝言有乎?”周公对曰: “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为匹夫,王攻 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曰:“善。”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 人。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 ”曰: “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 曰: “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 曰: “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之于 诸侯。天下闻之,曰: “武王廉于色也。”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 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于天 下,岂不大哉?

    宋围曹, 不拔。司马子鱼谓君曰: “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崇三旬而不降,退而修 教,复伐之,因垒而降。 今君德无乃有所缺乎?胡不退修德,无缺而后动。 ”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 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节选自《说苑 ·指武》,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 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B .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 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C .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 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D . 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 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制是掌控、控制的意思, “制”与《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含义 不同。 B . 有道是有方法的意思, “道”与《师说》 “师道之不传”的“道”含义不同。 C . 说是说法的意思,与《苏武传》“故使陵来说足下”的“说”含义不同。 D . 不拔是不能攻下的意思, “拔”与《陈情表》中“过蒙拔擢”的“拔”含义不 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引用《司马法》和《易经》中的句子,想要说明统治者不能随意发动战 争,但是也不能忽视本国军事发展,在无战事时要有忧患意识。 B . 周公认为做到得民心、有贤德、于民有利这三点,就能不用打仗、不用占卜就知 道结果,还能驱使不属于自己的民众。 C . 武王举兵讨伐纣王取得胜利后,看到美玉妇女,就立刻将其全部归还给诸侯。天 下的人听说了这些事后,都认为武王是位好君主。 D . 圣人治理国家时应该先用文德后用武力;而面对那些固执不愿改变的愚人时, 无 法用纯粹的德行教化他们,便要采用武力的手段。
    4. (4)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之图事者, 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 胜之有道乎?

      ②今君德无乃有所缺乎?胡不退修德,无缺而后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