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泸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建历史真实的各种痕迹。当前,新史料源源不断地被发现,史料范围在逐渐扩展,人们获取史料的途径、方式和速度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然而,史料终究要由人来处理,历史研究者的史料观念直接影响着史料处理和学术研究水平。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亟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史料观念。

    自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地下出土文献,再加上考古学的兴起与发展,一些人形成了出土文献更能反映历史真实的认知。实际上,出土文献也是人写的,同样存在造伪的可能。相比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的优势主要在于没有经过世间流传带来的失真。但也应看到,传世文献在世间流传既有可能导致失真,也有可能经过历代史家的考证去除原来之伪。还应看到,出土文献自己不会说话,需要史家的解读,同样无法避开主观因素。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出土文献比传世文献更能反映历史真实。

    随着史学研究新领域新视角的拓展、史学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原来不被人们关注的遗存进入了史料的范围,如图片、音像、口述资料等。随着史料范围的扩展,可以利用的史料越来越多,但有的历史研究者对一些基本史料的利用还处于“浅尝辄止”状态,缺乏深入挖掘。史家与史料的关系是一种反复对话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问题的不同、史家认识角度的转换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同一史料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从中勾稽出来的历史信息也是不同的,一些基本史料是历史信息取之不竭的源泉,也是某一研究领域的基本支撑。因此,史料范围的扩展固然重要,基本史料的深入挖掘、反复研究也不可偏废,直接史料又被称为第一手史料或原始史料,间接史料也被称为第二手史料或转手史料。很多人认为,直接史料价值高,间接史料价值低,因而高度重视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相对重视不够。重视直接史料固然没错,轻视间接史料则不可取。直接史料的稀少是史家难以摆脱的困境,此其一。其二,直接史料也未必符合历史真实,回忆录一般被认为是直接史料或第一手史料,但回忆者的立场及其记忆能力会影响史料的真实性;被来访者受采访者影响,也可能导致失真。可见,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都应得到重视。要广泛搜集各类史料,采取比较的方法比勘史料,先对间接史料下一番细功夫,如此才能了解直接史料的意义,进而有效加以利用。

    互联网的出现和数据库的推广,让史料的搜集工作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人们为了尽快获取相关史料,常常围绕自己的选题拟定关键词查找史料。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通过数据库和互联网得到的史料是“查找”出来的,而不是“阅读”出来的,“查找”出来的史料往往会因为缺失史料存在的背景而使研究者不了解史料的语境,难以真正理解史料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容易造成对史料的误读,其搜集与运用,需要采用合理的做法。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4日第9版)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是研究史料的主体,树立正确的史料观,对于史料处理和学术研究意义重大。 B . 扩展史料范围的同时,历史研究者还可通过对基本史料深度挖掘获得新的理解。 C . 要想让回忆录有效地被利用,就要对其下一番功夫,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其意义。 D . 互联网的出现和数据库的推广,为史料查找大开了方便之门,也带来新的问题。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论点的提出是基于史料的用途与研究实际,旨在提高史料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 B . 文章第三段以讲道理为主,论证挖掘基本史料与拓展史料都非常重要,二者不可偏废。 C . 文章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从四个角度阐明了对待史料的正确态度。 D . 文章总体上采用“总一分”式结构,分论中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证层次非常清晰。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论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都无法避开主观因素,都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B . 研究问题的环境和角度不同,同一个史学家对同一个史料的理解也会不同。 C . 间接史料虽不如直接史料价值高,但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凭借,不能忽视。 D . 互联网和数据库查找出来的史料往往缺失背景,造成误读,必须仔细阅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