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泸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华文明非常重视以史为鉴及其古为今用之功。诸种正史、大量野史等著作的形成也大都有此动机。所以当君臣就一些事议而不决或难决之时,或帝王的决策不合臣意或不合时务时,饱读经史的大臣往往会想到并引用历史之事、前朝处理同类事务的惯例以作参考或直接仿效。三皇五帝、文王周公、前代明君之事,往往是大臣们提出建议规劝帝王的凭借。在不违律令,不违儒家伦理的前提下,对前朝惯例的借鉴或采用就有着道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前朝成功的惯例,尤其是前朝明君的言行方式,对同类问题的处理,具有正面的引导意义。借鉴历史的力量以及前代帝王尤其是有作为的帝王对同类事务的处理办法,来表达观点、制约帝王或影响朝廷决策,有时极为有效。如唐贞观二十年,太宗于寝殿侧别置一院,以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时褚遂良即上书规劝,要太宗“远览殷、周,近遵汉、魏”之举,后“太宗从之”(《旧唐书》卷八十《褚遂良传》)。

    明武宗死后,因其无子,大学士杨廷和以遗诏迎武宗之叔父兴献王的儿子继位为明世宗。随后世宗即面临一个如何尊称孝宗、武宗及生身父母的“大仪”问题。大臣们各引其据,有引“汉哀帝、宋英宗二案为据”、有引“文帝则以弟继,宣帝则以兄孙继”之事以提出建议。明代舒芬曾上疏武宗皇帝,反对“畋游无度”,其立论之一即“自古万乘之重”和“古帝王所以巡狩”应该如何之类。

    在许多时候,社会舆论也会对帝王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对于那些有作为的或有理想的帝王而言,更是如此。当然封建时代的舆论主要还是“路人之议”或“庶人之议”,舆论的形成仍然是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明君廉臣思想为基础而建构的。因为那些具有谣言性质的舆论最终可能会有损帝王的合法性,会被反对者或政敌所利用,所以大臣也会以防不良舆论之由而规劝帝王要避免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帝王也往往会忌惮于可能的舆论压力,有时也会改变自己决定的事。

    当然,也有不在意舆论者。唐永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时韩瑗上书,高宗不仅没有采纳此建议,而且更无惧“四海之士”的惕然。韩瑗后为褚遂良辩护,又引“微子去之而殷国以亡,张华不死而纲纪不乱”之事,不仅未果,反而被左迁振州刺史。

    虽然儒家反对怪力乱神,但由于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在其政治文化中仍然有着对神灵、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并把这种敬畏精神融入政治伦理之中。由于一方面有着“天何言哉”的自然定位,另一方面又认为王道之政都是“以君随天”的道德假设,所以自然界的异象,诸如地震山崩、河水断流、慧星见于东方之类,更容易被大臣、文人、术士等加以伦理的附会,引申出自然对世事的态度,以警示帝王。

    (摘编自王建光《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的制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华文明重视以史为鉴,而对前朝惯例借鉴的前提是不违律令和儒家伦理。 B . 为防不良舆论被反对者利用,帝王有时也接受大臣的规劝改变自己决定的事。 C . 褚遂良曾劝唐太宗参照殷周、汉、魏的做法处置太子居所问题,被太宗采纳。 D . 大臣、文人、术士等认为自然界异象更容易被加以伦理的附会,以警示帝王。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借助三个方面的典型材料,论证了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决策的规劝方式。 B . 文章运用较多篇幅论述以史为鉴规劝帝王的方式,是因为该方式规劝效果好。 C . 文章综合运用例证、引证、喻证和辩证说理的方法阐明道理,论证手法灵活。 D . 文章通过韩瑷上书反而被左迁振州刺史的事例,阐明了规劝帝王具有风险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臣规劝帝王的凭据,常为前朝明君具有引导意义的言行方式、成功惯例等。 B . 明世宗继位之后,采纳了大臣们提出的建议,解决了面临的相关“大仪”问题。 C . 封建时代“路人之议”等舆论的建构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明君廉臣思想为基础。 D . 儒家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其政治伦理中有着对神灵、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