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从“家祭”到“国祭”
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在纪念馆启动;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从“家祭”到“国条”,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降半旗、奏唱国歌、拉响警报、全城默哀、敬献花圈……首个国家公祭日,高规格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无尽思考。
1937年的12月13日,南京城陷,在那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多年来,南京一直铭记着这段灾难的历史。1985年8月,建立在“万人抗”遗址上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1994年12月13日,纪念馆首次拉响警报并举行集体悼念活动,此后,每年的这一天,纪念馆都会举行悼念活动。纪念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场所。
(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
中国与抗日相关的纪念日
9月18日 |
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
7月7日 |
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
8月15日 |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
9月3日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
9月30日 |
烈士纪念日 |
12月13日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材料三】
披着漫展外衣的“夏日祭”,为何刺痛这么多国人
据未来网报道,近日,由B站参与的以动漫展之名预计将在我国20余城举办的日本夏日祭活动引发争议,南京、楚雄、枣庄等地的夏日祭活动已相继取消。
夏日祭是日本的民间祭祀祈福活动。有网友认为,在南京这一特殊城市举办夏日祭本就不妥,而今年南京夏日祭举办地离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仅2.5公里,举办此活动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尊严的践踏。
开展一场异域风情的文化活动本无可厚非。近年来,日本二次元文化和动漫文化持续输入,国内拥趸数量逐渐增长,受众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越发壮大,举办漫展之类的活动在国内也早已形成产业。中国对于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向来是以开放的胸襟持包客的态度。然而,对于在南京这样一座因战争而沾满血泪的城市举办日本传统文化活动,我们必须要态度鲜明地表达立场。
这些日式风格突出的场景出现在南京这座经历过人类历史最黑暗一页的城市之中,必定触及很多国人的情感底线。更值得警醒的是,南京这场夏日祭原定于在7月17日举办,将表针拔回85年前,1937年的这一天,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发表了《抗日宣言》。不合时宜的地点和日期,是触痛民族情感的关键要素。
因此,不是缺乏包容,也不是过于敏感,而是在历史面前,我们不能忘、不敢忘、更不会忘!
“我喜欢动漫,但我更知道自己是一个南京人。我始终记得那30万同胞,还有汉中门的纪念馆,以及几十年前无数散落在南京各地的一幕幕悲惨画面。”这是一名中国青少年对在南京举办夏日祭的意见表达。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行向未来。基于此,人们自然高度关注此类事件,只因“我所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正是这种朴素情感使然,更多青少年始终自觉站在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情感的一方。
今天,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文化交往渐入佳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人有理由忘却历史。时光深处的场景我们无法置身其中亲历亲感,唯有在反复将历史铭记于心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份沉重又深厚的民族情感提点着每一个中国人:大是大非不容含糊!
(节选自未来网)
【链接材料】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有网友发现浙江嘉兴海宁南关厢街上有一女子身穿和服逃街。据了解,该女子为当地一茶艺馆店长,兼职网店模特。12月13日中午,其接到一店铺邀请,于是穿着和服前往拍摄。下午看到了网上的相关议论后,才意识到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
你如何看待这位女子的行为?请结合材料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