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上·象州期末)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 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至潮阳 , 见弘范 ,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曰:“国亡, 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向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释]①潮阳:地名,在今广东。后文的“崖山”,也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④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

    1. (1)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甲文及乙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示例

      加点字意义

      语境义推断法

      得为大丈夫乎

      与“失”相对

      课内迁移法

      客礼见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查阅字典

      女家

      ①<动>到,往;②<助>的③<代>他们;④<代>这

    2.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街、张仪之道”,指出他们只是顾从君王的意志,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B . 甲文层次清晰,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观点展开批驳,最后鲜明地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C . 乙文中文天祥被捕之后,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没有说话,只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一诗给他,以此表明心志。 D . 乙文中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迹。他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充分体现了本文中“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4. (4)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5. (5) 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项天立地的“大丈夫”,你认为文天祥符合文中“大丈夫”的标准是有哪些?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6. (6) 请你另举一位历史上能被称之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