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所谓AI绘画工具,一般是指建立在人工智能算法上,经过深度学习,能够自动迭代,可根据用户指令自动绘制出图画作品的软件或平台。这些软件操作门槛较低,只要输入关键词,选定艺术家风格和绘画形式,AI便会通过运算,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多组低像素画面,经用户选定后,便能进一步生成高像素图像文件。而这整个过程中,用户不再需要通过长年累月的学习、繁琐枯燥的训练,也无需具备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素养,只需支付极低的费用甚至是免费,就能得到一张用AI绘画工具“创作”的图画。从这个意义上说,AI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人都是艺术家”。
面对AI绘画带来的改变,网友们更多的是好奇,将之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者亲自上手体验一番。而在职业插画师和艺术家眼中,围绕AI绘画还有许多争议的话题,比如:AI生产的画作,算不算艺术品?职业插画师面对AI绘图工具,应当秉持怎样的态度?有人说自己用AI创作出来的作品,体现了独特的思考和创意,可以归入艺术品之列;也有人认为,AI绘图充其量是“文字世界的图解、拼贴和延展”。一些画师积极拥抱AI作画技术,试图将其作为辅助工具,提升自己的作画质量效率;也有反对者担忧,如果十几秒就能生成一张“还不错”的作品,还有多少人愿意扎下根来学习、安心进行艺术创作?类似的讨论也意味着,这一新鲜事物迈入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材料二:
8月,AI绘制的油画在艺术比赛中斩获奖项,引发热议;8月底,Novel AI模型流出,越来越多的二次元绘画作品登上社交论坛,甚至被用于售卖;9月,图片版权商Getty Images禁止上传交易AI作品……AI绘画“火”了,有人却担心艺术会因此消亡。
AI绘画的爆火,贴合了人们亲近艺术的追求。绘画创作原本是小众的专长,多数人只能望而赞叹。现如今只需提供几张画作参考,并输入个性化词条,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作品。你可以大胆地将一束花变为美少女,抑或是将梦中模糊的光景记录下来。AI绘画降低了构图作画的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AI绘画作品流入市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业态。圈内流传着一则玩笑:“7月份,某画师还在鄙视AI作品,9月份就已经被抢走生意。”这反映出AI进步之快与适应能力之强。现如今,AI能够为画师提供底稿,精简艺术创作流程,或是直接为快消宣传供稿。可以预见,成熟的AI绘画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能够紧跟市场导向,戳中多数人的审美点。
但若要说AI可以取代艺术,仍是无稽之谈。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用“光韵”的消失来描述传统艺术性的消亡,在AI绘画上亦可窥见一二。艺术不仅是纸面上的颜料色块,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它可以是米勒在秋后麦场上体味的艰辛,是徐悲鸿在飞鬃墨骨间传达的抗争,也可是林间碎叶光影的定格,是深夜的孤独与惆怅。艺术家通过画作传达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AI绘画尚且需要对既有风格进行模仿,是资源整合而非原创,终究难以触碰到艺术的灵魂。艺术性需要的不是“通解”,更不是基于市场参与的“最优解”,而是直戳人心的“个性解”。
科幻小说中,有了“拐棍”的写手丢掉了名为“灵感”的财富;现实世界中,AlphaGo之后的围棋定式“无聊透顶”。过分追求“最优解”,却忽略了艺术的个性与创意,忽略了人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这才是消亡的真相。更多的参与、更快的创作不会毁掉艺术,能取缔艺术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盲目与无知。
材料三:
仅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AI绘画确实算得上是一种艺术。不过,这种艺术更多是一种科技艺术,而非人文艺术。即使AI绘画工具可以呈现毕加索、蒙克、莫奈的画风,其所呈现的是基于精密计算的临摹,而绝非独一无二的创作,充其量不过是一件“精仿”的赝品。仅就绘画领域而言,各种足以乱真的赝品多如牛毛,但它们何曾阻止那些真正的创作?
承认AI绘画属于“艺术”,并不会绞杀真正的艺术,相反,还可以成为推动艺术创新的“催化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人工智能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其只能“推陈”,而无法“出新”。无论大数据运算的能力如何强大,目前仍只能依赖已有的数据建模。换句话说,AI绘画只能临摹已有的流派和表现形式,既无法开辟新的表现形式,更无法凭空创造新的流派。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意味着原有格局的打破,有人因此不得不走出“舒适区”。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人被“夺去饭碗”,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但人类社会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爆发出更大的创造力。究其原因,在于科技只能替代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