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朝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既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皆曰:“诺。”故诸兄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而还,则君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不悦曰:“先君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而延陵。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使于晋而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节选自刘向《新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B . 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C . 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D . 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除丧,将立季子”与“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除”含义不同。 B . “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与“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含义不同。 C . “去而之延陵”与“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之”字含义  相同。 D . “非所以赠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延陵季子是吴国君主的第四位嫡子,为父亲守孝期满之后,长兄遏让位给季子,但季子极力推辞并认为长兄遏才是没有争议的继承人。 B . 遏、余祭、夷昧三兄弟共同决定王位传弟不传子,为的是最终把王位交给季子,因此他们不爱惜身体,甚至希望苍天早点降祸给自己。 C . 阖闾对僚自立为吴王很不满,他认为自己和季子才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此派专诸刺杀僚后把吴国送给季子,但季子最终没有接受。 D . 选文有两处对季子的评价,一是对其让国行为表示肯定,二是对其挂剑行为表示赞赏。这也是《春秋》认为季子贤德而推崇他的原因。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

      ②使于晋而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5. (5) 季子不受君位和挂剑墓树的故事能给人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