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宣城期末)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是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的首次返回任务,也是载人飞船首次在冬季夜间返回东风着陆场。任务延续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以来的技术状态,使用快速返回模式;返回绕飞地球从18圈缩短至5圈,返回时间缩短近20小时。相较于此前的任务,低温与暗夜是本次任务的两大挑战。面对考验,我国科研团队创新多项技术方法,为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回家保驾护航。

    在距离地面40公里左右时,飞船已基本脱离“黑障区”。返回舱上安装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判断所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时,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三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逐级增大到1000多平方米。这一套降落伞把返回舱速度从200米每秒降低到7米每秒,达到减小过载、保护航天员的目的。

    当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1米高度时,底部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舱上的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达到1至2米每秒。同时,安装缓冲装置的航天员座椅会在着陆前开始抬升,进一步减小航天员的落地冲击,实现“温柔”着陆。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6月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轨迎接2个空间站舱段、1艘载人飞船、1艘货运飞船的来访,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交接班,见证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的世界纪录等众多历史性时刻;利用任务间隙,进行了1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离中国天宫一号空间站建成又进了一步。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航天员与地面如何实时通话?“我们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在天地之间打造了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李晓芳介绍。在“太空授课”过程中,空间站、天链中继卫星和地面站的通信系统共同参与,织就了立体通信测控网。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从引进设备集成到全部自主创新,信息传输速率提升40倍,由之前的2小时缩短至3分钟。

    在实施出舱活动期间,机械臂分系统全程配合航天员开展出舱活动,中国电科为机械臂配套了关节运动驱动组件及高精度位置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关键设备,助力航天员灵活操纵。

    据中国电科15所相关项目负责人刘蕾介绍:“我们还配备了三维综合立体显示系统,采用三维孪生技术,以真实数据驱动场景中航天器运动,实现空间站任务真实运行场景与数字平台同步虚实数字孪生,实时展示空间站全貌,并展现机械臂舱外运动、舱体在轨飞行、航天员出舱动作等真实效果。”

    中国电科还为航天员配套了压力传感器等产品,实现对舱内环境、食物、航天员生理指标等的精确检测。

    (摘自《新华网》)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成功着陆,表明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克服了黑暗和低温两大挑战,他们创新的多项技术方法,为神舟十四号乘组的顺利返回提供了切实保障。 B . 神舟十四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为安装调试空间站设备并开展实验,在轨迎接空间站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的来访,全面配合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组装建造。 C . 神舟十四乘组的顺利返回,延续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以来的技术状态,使用快速返回模式,是配合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建成后在冬季夜间的首次返回。 D . 为了保障神舟十四号飞船太空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讯系统、机械臂分系统、三维综合立体显示系统等太空站相关系列功能系统。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四飞行任务的完成,表明我国完成了以天和核心舱与问天、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站建造,距天宫一号空间站建成又进一步。 B . 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千米左右时,返回舱开始迅速减速,以减小航天员的落地冲击,达到减小过载、“温柔”着陆、保护航天员的目的。 C . 相对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在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普及和传播太空系列科普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 D . 三维综合立体显示系统,采用三维孪生技术,实时展示空间站全貌,并展现机械臂舱外运动、舱体在轨飞行、航天员出舱动作等真实效果。
    3. (3) 结合材料,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四乘组顺利完成任务,得益于近年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能为航天器正常运行和返回舱平稳着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B . 神舟十四号的天地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全部自主创新;宇航员完成了“太空授课”的任务,这是以往历次航天都没有完成的。 C . 从6月5日发射升空到任务顺利完成,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证明我国的太空站已经可以满足宇航员在太空长期生活需要。 D . 空间站与神舟货运飞船的交会对接创下了世界航天史最快的交会对接记录,这使我国“天宫一号”空间站的建设进一步加速。
    4. (4) 为确保宇航员安全返回,文中介绍了哪三点措施? 
    5. (5)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请概括神舟十四载人飞船完成飞行任务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