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八下·源城期末) 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反映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并存着五种经济成分,分别是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6.2%)、合作社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1.5%)、劳动者个体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48.7%)、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 0.6%)。……1957 年全部工业产值中属于私营工业产值部分只剩下 0.1%,个体工业仅占 0.7%,99.2%是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 70 年发展报告(1949-2019)》

    材料二:见表《不同经济成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占比》

    年份 全国工业总产值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国有 集体 非公有 国有 集体 非公有
    1978年 77.6% 22.4% 0% 54.6% 43.3% 2.1%
    1987年 59.7% 34.6% 5.6% 38.7% 35.7% 25.6%

    说明:非公有包含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1991 年至 2001 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7.3%,非国有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43%,其中,非公有工业(包括个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等)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则达 35%。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1. (1) 阅读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工业总产值比重中占比最大的经济成分是哪一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 1957 年,非公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1978 年至 1987 年,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末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