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泰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也。周识博闻,有出世之道鉴,天文地理,龟书龙图,爻象谶纬,安墓卜宅,莫不穷微。善测人鬼之情状。李弘范《翰林明道论》:“景纯善于遥寄,缀文之士,皆同宗之。”晋中兴,王导受其成旨,以建国社稷。璞尽规矩制度,仰范太微星辰,俯则河洛黄图,夫帝王之作,必有天人之助者矣。王敦镇南州,欲谋大逆 , 乃召璞为佐。时明帝年十五。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邪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孰城敦正与璞食璞久之不白敦敦惊曰:“吾今同议定大计,卿何不即言?”璞曰:“向见日月星辰之精灵,五岳四海之神祇,皆为道从翌卫,下官震悸失守,不即得将军。”敦使闻,谓是小奚戏马。检定非也,遣三十骑追,不及。敦曰:“吾昨夜梦在石头城外江中,扶犁而 , 占之。”璞曰:“大江扶犁耕,亦自不成反,反亦无所成。”敦怒谓璞曰:“卿命尽几何?”璞曰:“下官命尽今日。”敦诛璞。江水暴上市。璞尸出城南坑,见璞家载棺器及送终之具,已在坑侧,两松树间上有鹊巢,璞逆报家书所言也。谓伍伯曰:“吾年十三时,于栅塘脱袍与汝,吾命应在汝手中,可用吾刀。”伍伯感昔念惠,衔涕行法。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不信,开棺无尸。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注《山海经)》《夏小正》《尔雅》《方言》,著《游仙诗》《江赋》《卜繇》《客傲》《洞林云》。《晋书》有传。

    (节选自《太平广记·卷十三》)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邪/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孰城/敦正与璞食/璞久之不白敦/ B . 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邪/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孰城/敦正与璞食/璞久之不白敦/ C . 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邪/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孰城敦正与璞食/璞久之不白敦/ D . 一夕集朝士/问太史王敦/果得天下邪/史臣曰/王敦致天子非/能得天下/明帝遂单骑微行直入/姑孰城敦正与璞食/璞久之不白敦/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逆”,在封建时代指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的罪行,为“十恶”之一。 B . “白”意为禀告、告诉,与《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的“白”字含义不同。 C . “耕”,本义指犁地,翻土播种,也喻指从事某种工作或事业。文中为本义。 D . “衔涕”意为含泪,“涕”与《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的“涕”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郭璞读书很多,见识很广,有关天文地理、占卜、星象等方面的学问他都钻研得很透彻。 B . 李弘范认为郭璞被做学问的人奉为宗师;王导也接受郭璞既定的旨令来建国家、保社稷。 C . 郭璞被王敦召去辅佐他后,准确预料到自己必死的结局,对自己的后事预先做出了安排。 D . 行刑的役卒因感念郭璞曾经的赠袍之恩,偷偷放了郭璞,郭璞最终借兵解之法得道成仙。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敦使闻,谓是小奚戏马。检定非也,遣三十骑追,不及。

      ②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

    5. (5) 从郭璞与王敦周旋的过程中,可看出郭璞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