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湖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上欲以高昌为州县,魏微谏曰:“陛下初即位,文泰夫妇首来朝,其后稍骄倨,故王诛加之。罪 止文泰可矣,宜抚其百姓,存其社稷,复立其子,则成德被于返荒,四夷皆悦服矣。今若利其土地 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离亲成,十年之后,陇右虚耗 矣。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帛以位中国,所谓散有用以事无用,臣未见其可。”上不从,九月,以其 地为西州,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各置属县,乙卯,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 唐纪十一》)

    材料二:

    癸酉,以凉州都督郭孝恪行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高昌旧民与镇兵及谪徙者杂居西州,孝 恪推诚抚御,成得其欢心。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既没杀沙钵罗叶护,并其众,又击吐火罗,灭 之。自恃强大,遂骄倨,拘留唐使者,侵暴西域,遣兵寇伊州,郭孝恪将轻骑二千自乌骨遨击,败 之。乙毗咄陆又遣处月、处密二部围天山,孝恪击走之,追奔至遏索山,降处密之众而归。

    初,高昌既平,岁发兵千余人戍守其地,褚遂良上疏,以为:“圣王为治,先华夏而后夷狄。陛下兴兵取高昌,数郡萧然,累年不复;岁调千馀人屯戍,远去乡里,破产办装。又谪徙罪人,皆无赖子弟,适足骚扰边鄙,岂能有益行阵!所遣多复逃亡,徒烦追捕。加以道涂所经,沙碛千里,冬风如割,夏风如焚,行人往来,遇之多死。设使张披、酒泉有烽燧之警,陛下岂得高昌一夫

    斗粟之用,终当发陇右诸州兵食以赴之耳。然则河西者,中国之心腹;高昌者,他人之手足;奈 何糜弊本根以事无用之土乎!且陛下得突厥、吐谷浑,皆不有其地,为之立君长以抚之,高昌独 不得与为比乎!叛而执之,服而封之,刑莫威焉,德莫存焉。 愿更择高昌子弟可立者,使君其 国,子子孙孙,负荷大恩,永为唐室藩辅。 内安外宁,不亦善乎!”上弗听。及西突厥入寇,上悔 之,曰:“魏微、褚遂良劝我复立高昌,吾不用其言,今方自咎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十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 违离亲戚 B . 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 离亲戚 C . 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 违离亲戚 D . 今若利其土地以为州县/则常须千馀人镇守/数年一易/往来死者什有三四/供办衣资/违 离亲戚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干支纪时制度叫做干支历,文中“乙卯”和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 用法一致,都为纪年。 B . “郡”是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战国时郡县并置,秦统一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以后,“郡” 成为“州”的下一级行政区。 C .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传递军 事信息快捷有效的方法。 D . 古人“东为左,西为右”。文中“陇右”,指陇山以西的地方,而姜夔《扬州慢》中“淮左”即指 淮河以东地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想将高昌改为一个州县,魏征认为这样做不仅不能获得高昌的粮食布匹,还会消 秏唐朝国力,这个做法不可行。 B . 高昌旧部、镇兵与犯人混居西州,不便管理,郭孝恪从中斡旋调解,诚心诚意抚慰治理,因 而深受他们的欢迎。 C . 乙吡咄陆杀死沙钵罗叶护吞并其部众后,乘胜侵犯西域和伊州,结果被郭孝恪打败,郭孝 恪一直追击他到遏索山才凯旋。 D . 等到西突厥进犯高昌,太宗才感到后悔自责,认识到没有采取魏征和褚遂良的意见是错 误的,高昌的局面是咎由自取。
    4.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谪徙罪人,皆无赖子弟,适足骚扰边鄙,岂能有益行阵!

      ②愿更择高昌子弟可立者,使君其国,子子孙孙,负荷大恩,永为唐室藩辅。

    5. (5) 在如何对待高昌的问题上魏征与褚遂良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