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下·台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三: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洋务派为了“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
    2. (2) 材料二中“大生纱厂”创办者是谁?依据材料二,说明该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的主要动机。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