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沈阳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上曰:“比见群臣屡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后魏之世,吏焚连理木,煮白雉而食之,岂足为至治乎!”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命毁其巢,纵鹊于野外。

    天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上言:“往年虽出宫人,窃闻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上曰:“妇人幽闭深宫,诚为可愍。洒扫之馀,亦何所用,宜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简出之,前后所出三千馀人。

    己未 , 突厥寇边。朝臣或请修古长城 , 发民乘堡障,上曰:“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

    壬申,以前司农卿窦静为夏州都督。静在司农,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九·贞观二年》)

    材料二:

    河内人李好德得心疾,妄为妖言,诏按其事。大理丞张蕴古奏:“好德被疾有征,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蕴古贯在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按事不实。”上怒,命斩之于市,既而悔之,因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

    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于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馀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馀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九》)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B . 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C . 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D . 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表,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子向皇帝陈述政务、提出请求和建议等。 B . 己未,己为天干,未为地支,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此处“己未”是纪年。 C . 古长城,秦始皇命令蒙恬所筑,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绵延万里,也称“万里长城”。 D . 大理丞,即大理寺丞,唐时刑狱官,分管中央各部门、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不相信朝臣所说的“祥瑞”,他认为尧、舜时没有祥瑞但百姓生活富足,桀、纣时天降祥瑞但百姓愁苦怨怼,真正的祥瑞是得到人才。 B . 李百药认为天干旱的原因是宫女过多,白白耗费衣物粮食,进而导致皇宫内阴气过重,并建议让宫女出宫另寻配偶。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C . 对于一些朝臣提出的修复古长城的建议,唐太宗认为突厥的颉利可汗迟早要灭亡,他表示要扫清沙漠上的敌人,不用百姓去远方修筑城堡要塞。 D . 在李好德案中,权万纪认为张蕴古按察结果与事实不符,因为蕴古籍贯在相州,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为相州刺史,蕴古为讨人情而纵容阿附李厚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简出之,前后所出三千馀人。

      ②好德被疾有征,法不当坐。

    5. (5) 唐太宗对刑狱的态度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加以梳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