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肥城期中) 1.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可是当秧苗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选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

    材料二

    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投入社会主义建设,这才算我们对革命事业有了一点儿贡献。”为了当好顾客的参谋,他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去熟悉自己柜台里的商品。公休日,他到糖果厂去参观访问,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下班后,他又到医院向医生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知识;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经过刻苦钻研,张秉贵的商品知识十分丰富,为群众服务也有更多的主动权了。遇到患肝炎的顾客,老张就介绍买糖分多对治肝病有好处的水果糖;遇到患气管炎的顾客,他就介绍买冰糖;对消化不良的顾客,他又请顾客买柠檬糖和橘子糖……在售货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顾客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大人孩子一个样。

    (选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材料三

    西藏大学的老师展示了钟扬2017年6月24日的工作安排:上午到拉萨贡嘎机场,下午3点半参加西藏大学博士生答辩会,5点跟藏大同事和研究生处理各种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论文等事情,晚11点回到宿舍网上评阅国家基金委各项申请书,凌晨1点开始处理邮件,凌晨2点上床睡觉,清晨4点起床,4点半赶往墨脱进行野外科学考察。

    钟扬未完成的愿望很多,他希望继续收集青藏高原的种子资料,希望帮助西藏大学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希望培养出更多扎根高原的植物学人才……

    脑溢血之后,医生、亲友、同事都劝钟扬不要再去西藏,说他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而他第三次向组织递交了继续担任援藏干部的申请书,成为第八批援藏干部。

    “再次进藏时,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身体大不如前,连上车和下车都特别吃力。但他总说‘没事,我很好’。他对我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钟扬的同事说。

    2017年9月25日,钟扬忙碌的行程在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之后戛然而止。

    而在他双肩背包的很多张小纸条显示出,他的工作依然很满——

    9月26日,他将回到复旦大学上党课,带大家学习科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

    9月28日,他将来到拉萨,参加29日的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

    之后,他将完成西藏植物学期刊的创刊文章,完成关于“生物样本库的伦理问题和管理政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招标,继续英文科普书籍《不凡的物种》的翻译工作……                                   

    (选自《“探界者——钟扬”》)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均以报道不同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都属于人物通讯中的传记式类别,全都属于传记文学的范畴。 B . 材料一,通过描写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第一代,并反复分析、实践的过程,表现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C .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秉贵说到做到,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思想境界。 D . 材料三写到,钟扬总说“没事,我很好”,对同事说“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必须这样”等,表现了他专心工作、只争朝夕的忘我境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通过动作、神情与心理描写,生动表现了袁隆平在发现高产稻穗时,有惊喜和失望,更有深入思考和不辞辛苦的行动。 B . 材料二,通过人物典型的语言和践行承诺的一系列举动,充分表现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C . 材料三的前四段,不仅运用正面描写,更是通过侧面描写,由他人的语言和周围人耳闻目睹的事迹,全面塑造钟扬这一人物形象。 D . 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人物通讯需要综合运用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身分、性格、思想、作风、生活状况等方面。
    3. (3) 下列选项均属于人物通讯,从题目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新华社 2005.06.02) B . 你负责逐梦冰雪,我负责温暖世界——2022北京冬奥会大学生志愿者掠影(光明日报  2022.02.08) C .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人民日报》2017.04.19) D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日报》  1966.02.07)
    4. (4) 材料三中,是如何记述钟扬2017年6月24日工作安排的。请作简要分析。
    5. (5) 材料一原文为什么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请结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四个小标题进行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