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6世纪后,由于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英国爆发了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后涌入城市,成为雇佣劳动者,在城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贫困人口,这客观上要求国家力量的积极介入。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该法案强制征收济贫税,法案的颁布也是英国社会救助观念形成的典型标志。
材料二:1941年《新华日报》关于美国援助苏联的评论文章一览表
日期 |
文章题目 |
日期 |
文章题目 |
1941.01.24 |
《美国撤销对苏“道义禁运”》 |
1941.02.09 |
《美苏关系》 |
1941.06.13 |
《苏英美团结益坚强》 |
1941.06.16 |
《热烈欢迎苏美协定》 |
1941.07.31 |
《同盟国应尽力援苏》 |
1941.08.06 |
《美苏更加接近》 |
1941.08.09 |
《读美苏正式换文》 |
1941.08.17 |
《罗丘致斯大林函》 |
1941.09.05 |
《英美赴苏代表团》 |
1941.10.15 |
《发挥伟大的援苏力量》 |
1941.10.25 |
《中苏英美密切的联合起来!》 |
1941.11.22 |
《加强和扩大援苏反德运动》 |
——摘编自《新华日报(影印版,1-25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物质产品严重短缺,整个社会民怨沸腾,资本主义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命运,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变了以往的选择性,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穷人”这一范围,而是覆盖了社会上所有的公民;社会保险制度以统一的标准发放津贴或救济,而不问领取者从前的收入多少;各国战前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战后各国普遍建立了“福利国家”;二战前推行社会保障的主要是西欧、北欧各国,战后已扩大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所有工业化国家。
——摘自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材料四如图:
材料五: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缓慢,经济发展的缓慢使得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面临严重压力。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西方人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西方社会民主党人认为,他们的福利国家政策消灭了阶级,工人也不再是无产者了,因此,福利国家就是社会主义。而保守党人则认为福利国家导致穷人懒惰,影响了效率的提高,只有不平等才能推动西方的发展,因此,必须祛除福利国家这枚“定时炸弹”。
——摘自丁建定《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