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上·巴中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银行

    琦君

    ①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钱庄”“线庄”,心想线庄应该就是专门装钱的一间屋子。一定是钱挤得满满的,像专门装谷子的谷仓一样。

    ②有一回,一位住在城里的叔叔来乡下玩,我听他对母亲说:“大嫂,你有钱该存银行,不要存钱庄。”母亲笑笑没有作声。我问她:“妈妈,钱庄和银行有什么两样?”母亲说:“钱少的叫线庄,钱多的叫银行。”我又问:“妈妈的钱为什么不存银行呢?”她敲了下我的脑袋瓜说:“我的钱都存在你的肚子里了。你不是要吃黄鱼和奶油饼干吗?那都是要钱买的呀。”我想想也对,就很感激:“那么我以后的压岁钱都给妈妈买黄鱼和奶油饼干。这样妈妈的钱就好存银行了。”于是我就把抽屉里、枕头底下所有的钱统统捧出来给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好,我是你的银行。”母亲把我的钱放在针线盒里,对我说:“不许动,这就是妈妈的银行,等凑满两块银钱,就给你去存钱庄。”我马上说:“我不要存钱庄,我要存银行。”母亲说:“钱庄就在镇上,我们可以自己走去;银行在城里,我一两年也难得去一回呀。”我想起那个城里的叔叔,就说:“我们就请叔叔代存呀!”母亲想了一下,好像真有什么新主意似的。

    ③钱给了母亲,我得守信用不动用它,只能常常捧出针线盒。打开来摸摸数数,听听叮叮当当的声音。我就叫它“妈妈银行”

    ④有一次,乡长来筹集捐款服水灾,母亲从身边摸出五个银角子给他。我连忙问:“这是您的还是我的?”母亲说:“当然是我的。对了,你也该捐一点呀”我起先有点舍不得,但想想服灾是善事,“人要发挥广大的同情心”。老师说的。我就跑到楼上,从针线盒里拿出一个银角子,在手心里捏着。捏得热烘烘的,才万分不舍地递给乡长。他拍拍我的头说:“好心有好报。”就收下了。

    ⑤也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真把我的钱和她自己的钱都交给城里的叔叔去存银行了。

    ⑥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母亲把折子拿给我的老师看。问他:“这里面一共是多少钱?”

    ⑦老师看了下,奇怪地说:“大嫂,你弄错了吧?这里面的钱都已取光啦。”

    ⑧“你说什么?”母亲知道老师是正正经经的人,不会跟她开玩笑的。她已经在发抖了。

    ⑨“这是一本空折子,钱都被一次提光了。”

    ⑩我在一边马上大哭起来,跺着脚喊:“妈妈,我要我的钱,叔叔拐了我的钱,他好坏,他是贼。”我越哭越伤心。母亲脸都气白了,半晌才大声喝道:“不要哭,也不许骂人。自己好好读书,多认几个宇,把算盘学好,就不会给别人欺悔了。”她已泪流满面,我只好忍住哭,拉着她的衣角说:“妈妈,你也不要哭了,我们再从头来过。这回我们就把钱统统放在针线盒里,不要存银行,也不要存钱庄,把针线盒天天放在枕头边,就放心了。”

    ⑪因此,我还是最最喜欢那个可以捧在手里,摇起来叮当响的针线盒,我的“妈妈银行”。

    ⑫再后来,那个拐我们钱的城里叔叔,有一次回到乡间来,母亲看他衣衫褴褛,鞋袜都破了,忍不住就给他钱去买衣服。我想起当年母亲辛苦积蓄被他拐走的心痛神情,仍不免泫然。但母亲一点也不计较他对她的不诚实,反而在困难时再接济他。

    ⑬好心的母亲啊如果您是个百万富豪,真的开一家“妈妈银行”,您将会救济多少贫寒之人呢?

    (有删改)

    1. (1)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文章写“我”把压岁钱存在“妈妈银行”,母亲带着“我”拿钱捐款赈灾,存银行的钱被叔叔拐了,母亲再次接济叔叔,可见“我”对叔叔的态度也由厌恶到颇有好感。 C . 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通过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乡长来筹集钱捐款赈灾时虽心有不舍却依然捐钱的模样,侧面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影响。 D . 本文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崇地位,表达对母亲的歌颂与赞美。
    2.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 (3)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

      母亲脸都气白了,半的才大声喝道:“不要哭,也不许写人。自己好好读书,多认几个字,把算盘学好,就不会给别人欺侮了。”

    4. (4) 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说说父母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链接材料】

      ①“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走一步,再走一步》)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