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乳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西方兵,偏校有临陈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中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路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贝州王则反,明镐讨之,久不克。彦博请行,命为宣抚使,旬日贼溃,槛则送京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 , 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固辞乃止。夏人犯大顺,庆帅李复圭以陈图方略授钤辖李信等,趣使出战。及败,乃妄奏信罪。彦博暴其非,宰相王安石曲诛信等,秦人冤之。

    庆州兵乱,彦博言于帝曰:“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祖宗法未必皆不可行,但有偏而不举之敝尔。”安石知为己发,奋然排之曰:“求去民害,何为不可?若万事隳胜,乃西晋之风,何益于治?”御史张商英欲附安石,摭枢密使他事以摇彦博,坐不实贬。彦博在枢府九年,又以极论市易司监卖果实,损国体敛民怨,为安石所恶,力引去。司空、河东节度使、判河阳,徙大名府。身虽在外,而帝眷有加。绍圣初,章惇乘政,言者论彦博朋附司马光,抵毁先烈,降太子少保。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

    (选自《宋史·文彦博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 B . 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 C . 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 D . 朝廷行事务/合人心宜/兼采众论/以静重为先/陛下厉精求治/而人心未安/盖更张之过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西方用兵”的“用”与《劝学》中“用心一也”的“用”意义相同。 B . “熙宁二年”的“熙宁”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项的一个年号,此处采用年号纪年法。 C . 枢密使,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是管理军国要政的重要官职。 D . “拜”在古代有授予官职的意思,文中“拜司空”指授予彦博司空职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针对偏校中有临阵先退,畏惧不前的行为,彦博认为当务之急是统一将权,严肃军纪,而不是忙于对偏校的审核治罪。 B . 在河中审理刘平投敌案时,黄德和及其党徒图谋不轨,彦博义正辞严,敢于承担责任,最终主谋与奴卒都受到惩处。 C . 彦博治乱有方,在他人长期讨伐无果时,主动请战,十天后将叛乱者装人槛车中押往京师。在外做官时,深得皇帝眷爱。 D . 御史张商英想依附王安石,以不实之言诬陷彦博,彦博也因为指出王安石变法的过失而遭到贬官。
    4. (4) 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5. (5) 根据文章第二、第三段内容,概括文彦博与王安石产生矛盾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