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①
【北宋】苏舜钦
①予乙酉岁夏四月,来居吴门。始维舟,即登灵岩之颠以望太湖,崭然特起,霞云彩翠,浮动于沧波之中。予时据阑竦首,欲乘清风,跨落景,莫可得也。自尔平居,缅然思于一到,卒未果行,则常若有物膈塞于胸中。
②是岁十月,遂浮轻舟,出横金口。【A】观其洪川荡涌,万顷一色,不知天地之大所能并容。水程溯洄,七十里而远,初宿社下,南望一山,上摩苍烟。舟人指云:“此所谓缥缈峰也。”即岸,至峰下,有佛庙号水月者,洁清甘凉,极旱不枯
③予观震泽②受三江,吞啮四郡之封,其中山之名见图志者七十有二,地占三乡,户率三千,历岁未尝有诉讼,至于县吏之庭下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树相参差。于岩壑间望之
④缥缈峰又居山之西北深远处,高耸出于众山,为洞庭胜绝之境。居山之民以少事,尚有岁时织紃树艺捕采之劳。浮屠氏本以清旷远物事,已出中国礼法之外,壤断水接,人迹罕至。数僧宴坐③于泉石之间。引而与语,殊无纤介世俗间气韵,其视舒舒,岂上世之遗民者邪!予生平病闭郁塞,至此喝然破散无复余矣。反复身世,惘然莫知,但如蜕解俗骨,傅之羽翰,吁其快哉!
(有删节)
【注释】①此文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十一月,当时作者免官后寓居苏州已三年。②震泽:太湖别名。③寂嘿:寂默。嘿
资料夹
【材料一】
苏舜钦,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比欧阳修更早提倡古文,旨在摒除骈文华丽文风对时人的影响。26岁(1034年),苏舜钦被削籍为民,被废后离开开封,隐居不仕。庆历八年(1048)复官为湖州长史
(百度百科)
【材料二】
融入了关于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哲理思考,使得宋代山水游记表现出了独特的理性美。
(庄国瑞《宋代山水游记的哲理》)
方法 | 例句 | 释义 |
课内迁移 | 水程溯洄 溯洄从之(《蒹葭》) | ① |
一字多义 | 为洞庭胜绝之境 与下面哪一个“绝”字意思相同? A.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 B.沿溯阻绝(《三峡》) C.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 ② |
语境推断 | 俯视洞庭山,崭然特起,霞云彩翠,浮动于沧波之中 | ③ |
唐宋山水游记整理单 |
||||
朝代 |
篇目 |
所见所历 |
情志关键词 |
主要表达方式 |
唐 |
柳宗元《小石潭记》 |
【山水】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人事】游玩无名小潭 |
忧 |
记叙与描写 |
北宋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山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①,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人事】滁人游 太守宴 |
乐 |
描写与议论 |
北宋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山水】衔远山,吞长江,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人事】探求古仁人之心 |
忧乐 |
描写与议论 |
北宋 |
苏舜钦《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 |
【山水】③ 【人事】泛舟太湖 与数僧语 |
④ |
记叙、描写与议论 |
【发现总结】都是贬谪文学,都有心境转变,最终体现为不同的情志…… |
Ⅰ.将①②处补充完整。
Ⅱ.洞庭山水多美意。从【A】【B】处任选一句,填入③处,并阐述入选理由。
Ⅲ.小语与小文在讨论④处的情志关键词时产生了分歧。小语认为应选“快”,小文觉得“惘然”更合适。请结合文章和资料夹相关内容 , 为同学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