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九下·凤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传说,谷雨的起源与仓颉造字有关。据《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创造了文字,惊动了天地,就出现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观。后来,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谷雨节”,作为纪念仓颉的日子。至今陕西白水的仓颉庙仍然在谷雨节气举行传统庙会,祭祀仓颉,感念他发明文字的巨大功绩。

    《二十四节气志》中介绍,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小勐宋还有着在谷雨之后为虫儿们“过节”的习俗。节日的仪式是,在田地里找几条蚯蚓、几只蝈蝈等作为虫类代表,向它们郑重道歉说,人们在耕作的时候,可能打扰到它们,甚至无意间伤害到它们,希望得到它们的原谅,然后再将它们放生。

    谷雨前正值春茶采摘时节。江南多产绿茶,各地开采时间或早或晚,根据采摘的时间,一般可将茶叶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前者采于清明前,后者采于清明至谷雨之间。人们多以明前茶为贵,不过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却指出:“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他还认为谷雨茶温凉,有祛火、明目、除湿气的功效,可做茶疗之使。

    (选自《谷雨:体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特别节气》,有删改)

    [材料二]谷雨有赏牡丹的习俗。相传唐朝曹州有位生于谷雨时节,死于谷雨时节,名字也叫作谷雨的年轻人,在一次发大水时,不仅凭借好的水性救了全村人,还救了一株牡丹花,后来谷雨母亲病重,被救的牡丹花幻化成人形来照顾其母,原来该牡丹花即是牡丹仙子,谷雨与牡丹仙子情投意合,欲成婚。不料牡丹仙子的仇人得病,需饮牡丹血方痊愈,于是抓走了所有牡丹,谷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仇人所在,在救出牡丹花仙时,不幸被仇人杀死,而这一天正好是谷雨。从此,在谷雨死的那一天,天空就会下起雨,所有的牡丹都会开放,以此来纪念谷雨。

    (选自《二十四节气一谷雨习 俗》,有删改)

    [材料三]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又名杜鹃,俗称布谷鸟。此鸟飞鸣于田头桑间,农人便以为此鸟在催促人们耕种。有谚云:“清明谷雨紧相连,早稻地区种秧田。”谷雨是播种的时节,人们在布谷鸟“催耕”的啼鸣中,将谷种均匀地播撒到秧田中去,播撒的不仅是谷种,更是丰收的希望,因此播种也不乏“仪式感”。在浙江衢州一带,农人要在稻种箩里插一支新柳,播种后要把柳条插入秧田进水口,直到拔秧时才拔去,意在“留秧”。衢州常山地区的人们还将丰收的期盼寄托在食物上,比如吃发糕寓意稻种芽壮根发,吃豆芽菜寓意稻种下地有根有芽。

    谷雨时节无论是播种养蚕、赏花品茗,还是驱除病害、纪念仓颉,都体现了古人的风雅和智慧,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现代人可以在享受节气文明的欢愉里,告别春季,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天。

    (选自《谷雨:体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特别节气》,有删改)

    [材料四]如下图。

    1. (1) 观察材料四的图表,从中概括出两条与“谷雨"有关的信息。
    2. (2) 学校团委准备在谷雨节气当天组织同学们实地考察,请结合材料内容推荐一个地点并说明推荐理由。

      推荐地点名称:

      推荐理由: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谷雨那天,各地纷纷举行传统庙会,目的是祭祀仓颉,感念仓颉发明文字的巨大功绩。 B . 相传因为一位叫谷雨的人生于谷雨时节,死于谷雨时节,所以人们将这天命名为“谷雨”。 C . 谷雨是春种的大忙时节,布谷鸟催耕,农人播种稻谷、栽种柳条,都寄予着丰收的期望。 D . 谷雨时节纪念仓颉、赏牡丹花等,都体现了古人的风雅和智慧,也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