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2023·运城模拟) 为了提高马铃薯对真菌病害的抗性,某科研小组进行了马铃薯转基因抗病育种的初步研究,其过程如下所示,请将其完善:

    1. (1) 从生防木霉菌株中提取总RNA以及通过过程合成cDNA。
      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Chi(抗菌基因)进行扩增;PCR产物与PMDTM18-T载体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获得重组质粒PMDTM18-T-Chi。
    2. (2)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如图所示):将重组质粒PMDTM18-T-Chi和p33ECR质粒用(填具体酶)进行酶切,再用T4DNA连接酶连接,得到p33ECR-Chi。此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高浓度的T4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表达载体中p35S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3. (3) p33ECR-Chi工程菌的获得:将p33ECR-Chi质粒转化至农杆菌菌株中,在含的培养基上获得白色菌斑,挑菌落,获得工程菌。
    4. (4)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Chi基因转化到马铃薯栽培品种试管马铃薯的块茎中。试管马铃薯的块茎是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理想外植体,分析其具有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5. (5) 对马铃薯进行抗菌检测:从分子水平上可采用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的操作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