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3·太原模拟) 为治理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引种植物等措施,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如图所示,A区域主要种植芦苇,B区域主要种植伊乐藻,C区域主要种植苦草,图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一段时间后,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得到改善。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进行公园建设时,要考虑各区域各种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
    2. (2) 芦苇生长快,能大量吸收污水中N、P等营养物质,同时对汞等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对于芦苇的后期处理有两种方案:

      a、芦苇秸秆就地掩埋后还田;b、收割后输出加工处理。

      你认为这两种方案中较合理的是,并说明理由

    3. (3) 试分析BC区域选择植物搭配时,除景观环境外,从生物学角度需要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①食用价值②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③对N、P等元素的吸收能力④与本土物种的种间关系

    4. (4)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溶氧量,可反映污水治理的效果。检测时,将水样稀释处理,置于适宜条件下,检测水样中溶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5天后溶氧量下降,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