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感恩村宴

    王 干

           ①涛哥说到村宴二字时,我眼睛一亮,忙问:你说的是村宴吗?涛哥说:我们感恩村的村宴,你一定要去吃一下。

           ②他很自豪,我很期待。

           ③感恩村是侨乡,在福建长乐的古槐镇。因为汪曾祺先生的太太施松卿是长乐人,我一直想去看看,做些实地考察,当然,如果有美食也不会放过。前前后后约了两次,都因故改期了。这一次成行了, 我们5个人乘着一辆面包车浩浩荡荡地开往村里。按照导航的地点,我们的车开着开着开到一片菜地,我们以为走错了,打电话给涛哥的姐姐曾文,她说没错没错,你们下车,穿过菜地,就到我们村了。

           ④饭前我们尝到的是海蛎饼,这饼看上去不起眼,我在福建其他几个地方也吃过,但感恩村里海蛎饼的馅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一是海蛎子特别小,二是分咸甜两种口味。我们分别各吃一种,都很香,要不是马上吃中饭,我还想再吃一只。

           ⑤村宴开始了,先上来的是大鱼丸,固然是大。我也是从水乡来的,可以说是吃鱼丸长大的,但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丸,每只都有麻团那么大,足见海边人的气魄。福州的鱼丸很有名,但我从内心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因为我们家乡里下河鱼丸也是很有名气的。我也吃过几次福州的鱼丸,感到不如家乡里下河的鱼丸鲜嫩。但村宴的大鱼丸我一尝,不仅吃到了老家鱼丸的鲜和嫩,还吃到了海鱼的细腻和嚼劲。听曾文姐介绍,这鱼丸和一般鱼丸的食材不同,一般的福州鱼丸是用鲨鱼和鳗鱼做的,因为鲨鱼和鳗鱼刺少,又筋道,村宴的大鱼丸则以石斑鱼肉为主,辅以目鱼肉,石斑鱼在海鱼里就以柔嫩少刺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所以石斑鱼做出来的鱼丸就比普通的鱼丸更为鲜嫩。福州鱼丸和我老家鱼丸的区别还在于有馅,这馅一般又是一个小肉丸。我先吃了一只大鱼丸,忍不住又吃了一只,这才惊喜地发现,原来肉馅居然是不同的,一种馅是猪肉,一种馅是牛肉。讲究啊!难怪汪曾祺先生说,福建人食不厌精啊。

           ⑥村宴的高潮还是鸡汤汆海蚌,村民不知道这道菜还有一个很网红的名字,叫西施舌。它是蛤蜊的一种,又名车蛤,也称海蚌。在西施舌中,以漳港海蚌最为有名。而漳港就在感恩村的附近,可谓近水楼台。海鲜的特点就是鲜,如果冷藏了,味道就差很多。感恩村离漳港很近,这海蚌是渔民早晨刚打上来的,所以可谓出水鲜。饭前,我在院子里看着桌上陈列的16只碗里,装着的漳港海蚌,个头不大,淡黄色的蚌体仿佛还在呼吸。 漳港海蚌的蚌体确实长得搔首弄姿,尖尖的“舌尖”轻盈动人。曾文姐说,待会儿用鸡汤一汆就可以吃了。记得在别处也吃过西施舌,但觉得名不符实,肉有点老,而感恩村的鸡汤汆海蚌,我用两个字概括:清甜。

           ⑦我以为清甜是海鲜的最高境界。

           ⑧高潮之后的主食是八宝饭,八宝饭到处都有,鱼丸、海蛎饼、西施舌都是因为地利的缘故,因为原材料海鲜新鲜,其他的地方难以企及。这八宝饭属于广谱类的主食,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何况我已经吃得很饱了。但感恩村的村民一定要让我尝一口,说王老师吃一口,你还会要第二勺。我将信将疑,很礼貌地尝了一口,没想到味道居然那样地奇妙。一般八宝饭是甜的,三高的人群是望而却步的,而感恩村的八宝饭却是咸的,当然是淡淡的咸,咸中又有点淡淡的甜,甜而不腻,咸而不盐,有一种清爽的口感。一般的八宝饭用糯米制作,所以软软的黏黏的,感恩村的八宝饭好像是用泰国香米和糯米合成的,而且我感觉不是煮出来的,而是蒸出来的,所以吃起来极有嚼劲,一颗,一粒,仿佛立在嘴里面,仔细咀嚼,芬香从唇齿一直传到全身。我吃了两勺,那时候真恨胃长得太小了。

           ⑨还有从地里现挖出来的蔬菜,就不一一表了。

           ⑩向宴主曾文道别言谢时,我们也就按照涛哥的口气,说感谢姐姐的热情招待,没想到曾文突然宣布一个秘密,其实啊,按照族谱,涛哥大我两辈,他因为比我小十几岁,就按年龄称我姐姐。你们是他的朋友,按照村里的规矩,我也应该叫你们爷爷才对。

    ⑪我们说,姐姐再见。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01月22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篇点题,直接交代了“我”到感恩村赴宴的机缘——受涛哥相邀。 B . 第③段写前两次相约因故未成行和怀疑走错路,起到了埋下伏笔的作用。 C . 感恩村八宝饭咸中带甜,甜而不腻,咸而不盐,颗粒分明,清爽有嚼劲。 D . 文章语言平淡朴实又不失典雅,娓娓道来,和汪曾祺的散文有几分相似。
    2. (2) 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菜品的特点,请以第⑤段的鱼丸为例简要分析。
    3. (3) 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①我们5个人乘着一辆面包车浩浩荡荡地开往村里。(赏析加点词)

      ②漳港海蚌的蚌体确实长得搔首弄姿,尖尖的“舌尖”轻盈动人。(赏析句子)

    4. (4) “曾文姐”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5. (5) 某日报设有“游山玩水”“烟火乡味”“乡村振兴”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