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南海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乙】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

    【丙】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 , 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苏轼《六国论》)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B .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C .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D .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 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轼并称“三苏”。 C . 豪杰,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后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 D . 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与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洵文在严谨的议论中插入了“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等生动描述,并引用“抱薪救火”的形象比喻,增添了鲜明的情感色彩。 B . 苏辙文明确指出了六国的决策者只想自我保全而“背盟败约”,以至于“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状况,最终相继灭亡。 C . 苏洵认为韩、魏、楚三国与秦接壤,“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故而采取“以地事秦”的策略,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D . 苏轼文连用三个问句,强调了六国诸侯若能善待“智、勇、辩、力”等“民之秀异者”“使不失职”,他们可能就不会如此迅速地覆灭。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②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5. (5) 请根据甲、乙、丙三篇选文内容,分别概括三苏《六国论》各自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