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 , 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

    【注释】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B .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C .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D .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唐人避太宗之讳而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用法和意义不相同。 B . 相生,意为“相互求得生存”。此处的“相”与《孔雀东南飞》中“誓天不相负”的“相”字意义相同。 C . 过之,意为“经过那里”。此处的“过”与《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的“过”用法意义相同。 D . 盖,副词,相当于“大概”。此处的“盖”与《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盖”用法不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 B . 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 C . 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 D . 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②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5. (5)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