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阳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 , 人不知其为巧也。

    博士 , 居贫,旧绫机丧功费日,先生患而易之。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

    其后有人上百戏之偶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冀能动之且益其巧,钧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跳丸、掷剑……舂磨、斗鸡,变化百端。

    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石不能连属而至。乃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首尾电至。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傅子说其试之,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又马氏之巧名已定,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裴子者,裴秀。安乡侯者,曹羲也。武安侯者,曹爽也。

    (选自魏晋傅玄《马钧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B .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C .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D . 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豫,在古代指帝王出巡。春巡为“游”,秋巡为“豫”。也可以指游乐。还可以解释为“犹豫”、“迟疑不决”。在本文中是“游乐”的意思。 B . 博士,在古代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以备顾问,负责经学和技艺传授的官职。文中即指此。唐以后也指对精于某种技艺的人的尊称。 C . 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起于秦汉曼衍之戏,项目和内容逐渐丰富,包括杂技、角氐、幻术、游戏等,尤以杂技为主。 D . 上国,在春秋时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也可以是诸侯或蕃邦对中央或中心大国称呼。本文是指裴子即裴秀的职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钧家庭贫寒,地位不高,不善辞令,但却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作出了种种创造发明:改良织机,制作指南车,发明翻车,改造杂技偶,改进连射弩机等。 B . 文中写裴秀对马钧的刁难,先写裴秀是上国之士,精通见理,意在透过这一个人物代表,突出主人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当权者轻视的不幸遭遇。 C . 文中借傅子对裴秀所说的话,表达了作者对马钧的同情,他认为马钧是优秀人才,但不善于表达,拙于口舌之争,希望他在发明制造之外,培养口才。 D . 本文通过对机械发明家马钧生平事迹和境遇的记叙,表达了作者对马钧聪明才智的钦佩和创新精神的赞扬,以及对官僚统治者轻蔑科技和人才的批判。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

      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

    5. (5) 文尾为何要独立成段特别指出三个相关人物的姓名?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