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思民之利,除民之害,可谓不失民众矣;君身必正,近臣必选,大夫不兼官,执民柄者不在一族,可谓不失权势矣。此皆《秋.》之意,而‘元年’之本也。”

    材料二: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正;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 之本也。

    材料三:孔子谓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长剑。”孔子曰:“非此之问也,谓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学,岂可及哉!”子路曰:“学亦有益乎?”孔子曰:“夫人君无谏臣,则失政;士无教友, 则失德。狂马不释其策,操弓不返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 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节选自《说苑·建本》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 B . 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 C . 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 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 D . 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士而一见/庶人有谒/必达公族/请问必语/四方至者勿距/可谓不壅蔽矣/分禄必及/用刑必中/君心必仁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执柄的本义为拿着器皿的柄,后引申为掌权或掌权的人。文中“执民柄者”指引申义。 B . 《春秋》属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经”所指的经书范畴,其体例为编年体史书。 C . “骐骥虽疾”的“疾”有快速之意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含义相同。 D . “砥砺”有磨练、锻炼或激励、勉励之意。文中指前者,与“砥砺前行”的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吴子认为,君主必须做到赏罚分明、以民为本、选官公正,才会不失民心。 B . 文中以千里马等三种事物为喻,论证了人要借助求学才能成为圣贤的道理。 C . 在与子路的谈话中,孔子巧妙运用类比论证、对比说理,让子路心悦诚服。 D . 材料一和材料三以不同角度切入分别谈论了治国及做人应确立的根本大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

      ②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