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郫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驰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蛮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驰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驰期,更择日。”

    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魏王召惠施而告之曰:“夫齐,寡人之仇也,怨之至死不忘。国虽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对曰:“不可,臣闻之,王者得度,而霸者知计。今王所以告臣者,疏于度而远于计。王固先属怨于赵,而后与齐战。今战不胜,国无守战之备,王又欲悉起而攻齐,此非臣之所谓也。王若欲报齐乎,则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楚王必怒矣。王游人而合其斗,则楚必伐齐。以休楚而伐罢齐,则必为楚禽矣。是王以楚毁齐也。”魏王曰:“善。”乃使人报于齐,愿臣畜而朝。

      (节选自《战国策 · 魏策二》)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蛮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 B . 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蛮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 C . 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蛮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 D . 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蛮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雨雪,  意思是下大雪,  雨雪与《采薇》  中“雨雪霏霏”中“雨雪”含义相同。 B .   属怨,  意思是结怨,  怨与常用的成语“任劳任怨”中“怨”的含义不同。 C .  折节,  意思是降低身份,   文中的折节与“折节读书”中的“折节”含义不同。 D .   罢齐,  意思是贬低排斥齐国, “罢”与“罢黜百家”中的“罢”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魏惠王的葬期刚好遇到大雪,  群臣劝说太子延期举行葬礼,   因为百姓一定叫苦连天,   国家开支可能也不 够 。太子没有同意群臣的意见。 B . 惠施去劝说太子延期举行惠王的葬礼,举周文王更葬季历的例子,认为文王的做法体现了对国民的大义。 太子于是同意延期举行葬礼。 C .   齐国大胜魏国,杀死了太子,  消灭魏军十万人,魏王想要报仇 。惠施不同意,认为魏王处于愤怒的状态, 既失去了风度,  也不讲计谋。 D .    惠施向魏王提出的报齐国之仇的策略反而是向齐国臣服,  挑起齐国和楚国的矛盾,  借楚国之力为自己报 仇,  魏王采纳了惠施的建议。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人子,  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   而不行先王之丧,  不义也。

      ②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 、安黔首也,  故使雪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