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湖州模拟) 文言文阅读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翙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翙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翙皆怀剑至于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进,曹翙按剑当两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于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予,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不智不勇不信,有此三者,不可以立功名。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庄公,仇也;曹翙,贼也。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物固不可全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 B . 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 C . 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 D . 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听/从此生矣/管仲可谓能因物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工”,文中指各种工匠,与韩愈《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中的“百工”同义。 B . “比”,文中是靠近的意思,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比邻”中“比”同义。 C . “坛”,指土筑的高台,古时用以祭祀、誓师、盟誓等。齐鲁两国就在坛上结盟。 D . “陛”,本义台阶,又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以“陛下”称天子,文中用的是本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君为臣,为人处事均不可与诚信须臾背离。君主若讲诚信,不仅可以君臣和谐,而且还可与天意相通,能风调雨顺,四季寒暑得当。 B . 鲁庄公听从曹翙的建议,怀揣着剑参与了盟会。盟会上庄公欲与齐桓公同归于尽,他采用“死而又死”的策略,获得了“生而又生”的结果。 C . 曹翙按剑而立,阻挡管仲、鲍叔上前解围。管仲见机行事,解围无果后劝齐桓公答应鲁庄公请求,和鲁国订立盟约,在汶水之南封土为界。 D . 管仲认为,桓公在齐鲁盟会上,不知鲁庄公不想和齐国订立盟约,这是不聪明的;面对危难,桓公遭人胁迫后不得不听从他人,又是不勇敢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

      ②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

    5. (5) 管仲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