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新冠疫情期间,“公筷公勺”更是得到了广泛推广。使用公筷能否有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兴趣小组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
做出假设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再分别测试餐前、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测试结果如下表。
注: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出的菌落形成单位。
菜名 | 结果(cfu/g) | ||
餐前 | 餐后 | ||
公筷 | 非公筷 | ||
凉拌黄瓜 | 14000 | 16000 | 45000 |
盐水虾 | 160 | 150 | 220 |
干锅菌菇 | 1100 | 4600 | 79000 |
腩肉炒笋 | 30 | 30 | 530 |
咸菜鸡杂 | 60 | 20 | 5000 |
香辣蟹 | 60 | 150 | 560 |
①一个细菌或霉菌细胞很小,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包被,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是。
②每道菜分成两份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选用了6道菜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③餐前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④前后两次采样都是无菌操作,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