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的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在相关领域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八上高原,六到戈壁,屡屡拖着疲弱的身躯来回奔波。因研制氢弹劳累过度,他曾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与死神擦肩而过。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中国闪电般的进步如神话般不可思议□这是西方科学家的评论,也是对以于敏为代表的无名英雄的真诚赞美。
1988年之前,于敏的名字都是保密的。直到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的妻子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绝密忠诚,无私无我,无怨无悔,这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值得被每个中国人铭记。
上联:钻研,隐姓埋名铸重器
下联:埋头克难,惊天动地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