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成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节选)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司马迁《贾生列传》节选)

    1. (1) 下列各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B .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C .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D .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2. (2) 下列选项对《过秦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过秦论》是呈献给皇帝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自信与不卑不亢的态度凸显出作者的政治热情和满腹才学。 B . 从历史角度来看,贾谊把秦朝的成败归结在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绝对正确的,后人都应该以史为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C . 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上看,贾谊当时上书皇帝,是想要皇上认真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实行仁政来治理国家。 D . 《过秦论》的核心思想是“仁”,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当时可以说诸子百家遗风犹存,贾谊本人思想主要以儒家为主。
    3. (3)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八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和豫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B . 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约到汉朝定“型”,即帝王设七庙供奉祖先,太祖庙位居正中其左右各为三昭三穆。 C . 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D . 《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收录了老子的部分作品,书中所述基本都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4. (4)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②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5. (5) 老子认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请结合老子和《过秦论》中贾谊的观点,说说秦灭亡的相关原因对后世统治者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