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很早就提出“仁民爱物”的观念,如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民爱物”,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体现了仁道的道德意识;在如何对待物的问题上,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意识。

    “仁民”主要涉及仁道原则与人的关系,它意味着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的仁道原则基于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系统中最重要的概念便是“仁”,基本含义则是“爱人”。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何为“仁”时,孔子的回答便是:“爱人”(《论语·颜渊》)。所谓“爱人”,其基本含义即肯定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并把人作为有自身价值的对象来对待。《论语·乡党》中记载:一次孔子上朝回来,听说马厩失火,马上急切地探询“伤人乎”?“伤人乎”所蕴含的真正意义,是把人看作与物或工具不同的、具有内在价值的对象。这同时体现了仁道的原则,而“仁民”,也意味着用这样的仁道原则来对待他人。

    “爱物”则是将这一仁道原则进一步加以扩展、引申,运用于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对儒家来说,物虽不同于人,但它依然应当成为人珍惜、爱护的对象,对物的这种珍惜、爱护,与注重自然本身的法则及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活动,如捕鱼、狩猎,以及砍伐树木等,儒家特别强调要注重“时”。在动植物生长的时期,不能随意地展开渔猎、砍伐等活动,这是“爱物”的具体展现。可见,“爱物”关乎广义上的天人关系,其具体内容涉及外部自然与人的发展、人的需求之间的协调;由此,它也使儒家的仁道原则获得了更广的意义。

    由“仁民爱物”,儒家又进一步引出“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观念。所谓“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也就是将人和世界的其他一切对象,即人和天地万物,都看作一个生存共同体。“民胞物与”是“仁民爱物”的具体引申,“民胞”意味着将其他的人类成员都看作自己的同胞,并如同胞一般来对待;“物与”则是把人之外的其他一切对象视为息息相关的交往伙伴。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和“仁民爱物”从总体上看便是要求在人和自然、人和天地万物之间建立起和谐、协调的关系,避免人和自然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近代以来,在天人关系的演进中,人之外的天地万物更多地被看作为人所利用、征服的对象。比较而言,传统儒学则更多地把如何维护人和天的和谐关系,看作天人之辩的题中应有之义,这种意识和广义上的“天人合一”观念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看,“天人合一”所指向的便是人和万物的和谐关联,避免仅仅把自然当作征服、利用的对象。

    (摘编自杨国荣《政治实践与人的德性——儒学视阈中的为政和成人》)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孔子在听到马厩失火后所探询的“伤人乎”是把关心的重点放在人上,体现了孔子用仁道原则来对待他人。 B . 对儒家来说,人应当珍惜、爱护物,“树木以时伐”(《论语》)、“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都能体现传统儒家“爱物”思想。 C .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是将人和天地万物都看作一个生存共同体;“民胞物与”是“仁民爱物”的具体引申。 D . 传统儒学维护天和人和谐关系的意识,与广义上的“天人合一”观念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法,把近代较普遍的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同传统儒学的相关认识进行对比。 B . 文章多处引用儒家经典,以它们为论据进行论证分析,能有力地支撑论点,增强说服力。 C . 文章采用总分式,从“仁民爱物”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同异角度展开论述。 D . 文章第二段主要论证对象是“仁民”观念,论证时追根溯源,思维严谨,有理有据。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儒家提出的“仁民爱物”,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意识;在如何对待物的问题上,体现了仁道的道德意识。 B . “民胞”是把其他的人类成员都看作自己的同胞,“物与”则是把一切对象视为密切相关的交往伙伴。 C . “仁民”“爱物”都与仁道有关,“仁民”是仁道原则的运用,“爱物”丰富了仁道原则。 D . “万物一体”“民胞物与”与“仁民爱物”相比,侧重于强调人和世间万物是生存共同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