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世界图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书香日”“世界读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 4月23日作为“世界图书日”的灵感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设立“世界图书日”的基本宗旨是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交流信息的形式,尽管传播媒体日益复杂先进,但是图书依然是积极教育与批判思考的基础。“世界图书日”也强调图书与版权在发展一种和平、宽容、普世对话的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这是“世界图书日”发布时的主旨宣言,也是“世界读书日”遵循的准则。
【材料二】
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情况调查统计表
类别 | 励志类 | 科普类 | 历史类 | 小说类 |
占比 | 49.30% | 76.10% | 67.30% | 58.60% |
【材料三】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阅读的目的性比较强,读者在读书后会理解和消化书籍的内容,也有理性判断和理性思考的机会,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而网络图书通常会采用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插图甚至以音乐搭配来刺激读者的感官,适合于快速阅读。阅读一般都是在轻松状态下进行的,看过的内容不易记忆。而且它必须借助一些硬件支持,如计算机、智能手机。还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无法像书本那样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电子设备上面浏览,因此读者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网络阅读的兴起,要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读书是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观引导的重要方法,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关键是要将读者拉回到读书中来。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营造一种科学读书的氛围,对读者尤其是青年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例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欢愉因子。
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