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教育已被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环保社团的一员,文佳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
材料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这一定义强调人类自身行为在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整理自孟献华《气候变化教育:联合国行动框架及其启示》)
材料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气候变化教育界定为“面对气候风险、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气候不公正以及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理解和应对能力。气候变化教育以行动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系统思雏、战略思维、协作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从100个国家采集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只有53%的国民教育课程提到气候变化,其他国家在文件中提到了气候变化,但涉及的深度不够,在提及这个主题的课程中,重要性被严重低估。该组织提出,气候变化教育应成为每个国家的核心课程组成部分,将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动纳入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学习,而将气候变化教有纳入主流具有变革性一有助于培养人们强烈的能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影响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并提高他们成为气候解决方案先驱的能力。
英国提出将气候变化教育置于教育核心的新举措,其中一项便是引入气候变化教育课程,该课程将在2023年安排到位。
芬兰的气候变化教育强调跨学科,以现实世界的挑战作为调查切入点,在没有科目或传统学科领域界限的情况下进行真实全面的研究。气候变化的多维度性和跨学科特征使得气候变化教育必须进行课堂重构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
印度尼西亚为职前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建立了课程框架,将气候变化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构建伙伴关系”作为各国在各级教育中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三大关键领域之一,教育机构及社区之间应发挥协同作用,针对不同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如加强课外活动的提供,将学术学习与社区服务结合等。
(整理自《气候变化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
材料三:
传统上,气候教育的重点仅限于气候知识。学习基础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气候变化原因和后果的理解。然而,仅学习知识可能不会使学生在气候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发生重大变化。为此,需要反思传统教学方法。再说气候问题复杂,涉及地理、政治等不同维度,但传统上有关气候问题的教学和学习仅限于单一学科,如科学和地理,因此可以在不同年级和学科领域教授气候教育,包括采用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法等。
(整理自《经合组织:气候教育要超越知识教学》)
材料四:
表:面向气候变化的学科活动评价框架
学科 | 表现性评价 |
美术 | 制作海报,展示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
生物 | 研究校园自然生物,研究气候变化对疟疾等疾病传播的影响 |
地理 | 查找受气候变化危害最明显的地区,绘制气候变化影响分布图 |
健康与体育 | 徒步中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探究哪些自然环境改变会造成健康危害 |
语言和文学 | 观察有关气候变化的图片视频,创作相关诗词、故事等 |
数学 | 通过统计数据,判断本地区和世界范围的性别、贫困和营养问题分布情况 |
(整理自孟献华《气候变化教育:联合国行动框架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