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临海模拟) 文言文阅读

    楚庄王伐郑,克之。郑伯肉袒 , 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迎庄王,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天下之祸,是以使君王昧焉辱到弊邑。君如怜此丧人,之不毛之地,唯君王之命。”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王之玉面也,而微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左右麾军,还舍七里。

    将军子重进谏曰:“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庄王曰:“吾闻之,古者盂不穿,皮不 , 不出四方。以是见君子重礼而贱利也。要其人,不要其土。人告从而不赦,不祥也。吾以不祥立乎天下,灾之及吾身,何日之有矣!”

    既而晋人之救郑者至,请战,庄王许之。将军子重进谏曰:“晋,强国也,道近力新;楚师疲劳,君请勿许。”庄王曰:“不可。强者我避之,弱者我威之,是寡人无以立乎天下也。”遂还师以逆晋寇。庄王援枹而鼓之,晋师大败。晋人来,渡河而南。及败,奔走欲渡而北,卒争舟,而以刃击引,舟中之指可掬也。庄王曰:“嘻,吾两君之不相能也,百姓何罪!”乃退师以轶晋寇。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庄王之谓也。

    晋人伐楚,三舍不止。大夫曰:“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寡人之过也。如何其辱诸大夫也?”大夫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臣之身,而晋伐楚,是臣之罪也。请击之。”庄王俛泣而起,拜诸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君下其臣犹如此;所谓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未可攻也。”乃夜还师。孔子闻之曰:“楚庄王霸其有方矣。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也。

    (节选自西汉·刘向《新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 B . 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 C . 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 D . 夫南郢之与郑相去数千里/诸大夫死者数人/斯役死者数百/人今克而不有/无乃失民力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袒,脱去上衣,裸露上身,古人以此形式向对方表示恭敬、谢罪或臣服。 B . 锡,通“赐”,赐给,与《离骚》中的“肇锡余以嘉名”的“锡”意思相同。 C . 蠹,指蛀蚀、败坏,与《促织》中的“独是成氏子以蠹贫”的“蠹”意思相同。 D . 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为九十里。三舍又泛指距离远。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楚庄王对郑伯说,是郑国的不良之臣往来于两国之间挑拨,才使两国兵戎相见,于是亲自指挥军队,后退七里驻扎下来。 B . 援郑的晋军被楚军打败,奔跑着想渡过黄河北逃,士兵争着攀挽渡船,被刀刃砍击而掉落船中的手指多得可以用双手捧起来。 C . 楚庄王不听从将军子重的建议,两次退师,放过已攻下的郑国和被打败的晋军,等到后来晋国讨伐楚国,楚庄王追悔莫及。 D . 晋国讨伐楚国,楚庄王和楚国大夫争着说过失在自己身上,晋国人看到楚国君臣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于是连夜撤兵回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以不祥立乎天下,灾之及吾身,何日之有矣!

      ②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

    5. (5)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你认为楚庄王“立乎天下”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中楚庄王的言行进行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