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22年3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结束。这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冬季季风主导的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历届冬奥会气象保障的经验和方案都无法复制。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我国气象部门在奥运赛区建成“地、空、天”立体监测网,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的天气预报能力,保障了冬奥会的顺利完成,这表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正向更高水平发展。
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10920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构成了陆地平均29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网,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实现了秒级数据连续探测,2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7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这些都对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报起到支撑作用,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2021年,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2022年,中央气象台准确预报3月16日8时至3月17日8时,湖北北部和东部等局部地区有暴雨;准确预报3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河北西北部和北京西北部山区等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早预警、早行动”,气象部门与交通、铁路、电力、通讯等应急管理部门合作联动,最大程度降低了天气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据统计,截至2021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的3.4%下降至0.3%。气象预报精准能力不断提升,为气象防灾减灾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气象服务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相结合,衍生出穿衣指数、晨练指数、花粉过敏指数等服务产品,不断满足百姓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在北京,公众可通过“休闲天气”快捷查询景点天气预报和实况,实现特色休闲指数私人订制;浙江气象部门推出了涵盖公路、内河、海上的气象导航服务,基于用户位置和需求实时推送个性化信息。吉林有雾凇预报,安徽黄山有云海预报,新疆昭苏县有彩虹预报……知冷暖、伴出行、惠生活,________。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材料三: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气象部门不断推进气象信息化发展,气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建成了高速气象网络、海量气象数据库和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形成了“云+端”的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一秒钟,高性能计算机的峰值运算速度达9.8千万亿次;一分钟,探空气球可爬升400米,无人机可观测边界层15种气象要素;一小时,天气雷达能完成10次扫描,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结论可更新6次……未来,激活数据潜能,打好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攻坚战,气象信息化建设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实现气象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甲】冬奥会各项赛事顺利开展,离不开奥运赛区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精准的气象预报。
【乙】气象部门准确预报暴雨、暴雪天气,与各部门合作联动,实现了“早预警、早行动”。
【丙】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了气象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