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温州模拟) 现代文阅读Ⅱ

    遇仙记

    申平

    苏东坡当时正在罗浮山冲虚观里睡觉,起夜时忽然发觉自己的嘴不见了。长嘴的地方光溜溜的,只剩下鼻子在上面呼呼出气儿。

    啊呀呀,我的嘴呢?人若无嘴,如何吃饭说话?岂非怪物也!

    东坡先是躺在那里仔细回忆,想厘清嘴是啥时丢的。昨日,他在博罗一个叫泊头的码头上岸,然后来到了罗浮山上。昨晚上,还和冲虚观道士邓守安等吃斋饭、饮过香茶,之后邓道士就安排他和儿子苏过住在观里。睡前,他又向儿子讲述了一些写诗之道,之后上床睡觉。睡前他还曾叩齿呢,怎么睡了一觉,嘴却不见了呢?

    哦,这嘴肯定是丢在床上了,双手急忙摸索,没有;那就掉地上了,点起灯来去照,也没有。接着他就从屋里找到了屋外。

    月色如银,笼罩着冲虚古观。东坡不想惊动苏过,更不想惊动邓守安,害怕他们看见自己的怪模样。便独自低着头,在道观里寻找起来。依然没有找到。不觉间就出了门,一直找到白莲湖边。

    山峦朦胧,湖水泛着光波,耳畔还传来怪鸟的叫声。东坡心里,就有诗情奔涌起来。他很想吟几句,却发不出声——对,自己没嘴了呀!

    湖水如镜,忽见湖面上似有玉影浮动。正待仔细望去,却听见一声女人的惊叫传来。东坡也是一惊,这深更半夜的,湖里竟有女人洗澡?他急忙收回目光,大气也不敢喘,转身欲走,却已经晚了。他的耳边先是响起一阵环佩窸窣之声,接着嗅到一股芝兰之香,有个人影,已经顺着小桥过来。

    何方狂徒在此偷窥?

    东坡本欲分辩,怎奈无嘴,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前去,以证清白。

    你是谁?为何不语?女人喝道,声音威严。

    东坡只好一只手把那空白处捂住,另一只手拼命摆动,表示自己非常无辜。这时候他已经看清楚了,眼前是个美丽的村姑,脸如满月,眼如亮星。他觉得她很眼熟,却又一时不知在哪里见过。

    谁知村姑却已认出了他,开口笑道:咦,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吗!

    东坡一边用力点头,一边拿眼神询问:你是谁?你怎么认识我?

    村姑说道:我是何仙姑呀,见了本仙还不快拜?

    东坡想起了昨晚邓守安的话,罗浮山乃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开创者为晋代葛洪。葛稚川曾经在这里筑炉炼丹,采药救民。罗浮山最高峰飞云顶,据说是八仙的聚会之所;而眼前的白莲湖,便是何仙姑的沐浴之地。

    东坡急忙双手合十,弯腰作揖,不提防没嘴的地方却暴露出来。何仙姑一见,笑得花枝乱颤,手指着他说:你……你……你的嘴呢?

    东坡只好以动作和表情,诉说他的不幸,不想何仙姑明白之后,竟然说道:你呀,真是活该!

    东坡的眼神,就有点不乐意。却听何仙姑说道:苏东坡,大文豪,你别不高兴哈!你回想一下,你以前遭贬黄州,如今又遭贬岭南,不都是你那张嘴惹的祸吗?

    何仙姑说着,玉手朝白莲湖一指,水面上竟然出现了一些图像。东坡望去,发现那些图像,有他正在讥讽宰相王安石,说人家不懂写诗的;有他和司马光辩论,说人家是“司马牛”的;还有他给太子上课,严厉训斥那个未来皇帝的;还有他嘲笑章惇的……

    东坡见了,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但是他的眼神却依然不服,意思是:这些也不一定全是我的错呀。

    何仙姑朝他撇了撇嘴,讥笑道:你看你,嘴都丢了还不服气。不服气,那你的嘴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东坡一听,急忙连连作揖。就听何仙姑继续说道:唉,要说你也真是挺可怜的。一大把年纪了,又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来。你要是再没了嘴,却是如何是好呀。罢了,我不帮你谁帮你呢。

    东坡急忙再拜,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不过嘛,何仙姑的话却又来了转折,东坡的心随之一紧。

    不过嘛,你以后一定要记住四句话,也算是我赠你的一首诗吧。你且听好了啊;

    东坡先生到罗浮,会仙桥上遇仙姑。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

    东坡默念一遍,连连点头。

    那好,你速回冲虚观吧。有人等你呢。何仙姑说完,倏然不见了。

    东坡心中怅然,只好转身往回走,蓦然看见冲虚观门前有个男人站在那里。这人好生奇怪,服饰似有不同,而且他的脸上,竟然长着两张嘴。他也不说话,只向东坡招了一下手,就转身向冲虚观另一侧走去。

    东坡想喊:先生你站住。可惜无嘴,只好在后面跟着。

    那怪人在前面走着,一直走到葛洪当年留下的洗药池前。东坡惊讶地看到,他从脸上把多余那张嘴取下,然后蹲下身去,竟在水里洗濯起来。

    东坡近前细看,越看越觉得他手里的嘴分明就是自己的嘴。他左洗右洗,还不停揉搓,搞得东坡长嘴的地方隐隐作痛。许久,他才站起身,又走。

    这次来到了葛洪炼丹炉旁,奇怪那里炉火正红。那人毫不犹豫,嗖的一下,就将嘴投入火里。东坡急得想喊,却依然发不出声,只好跺脚。

    那人却不理他,半晌,用铁钳将嘴夹了出来,红彤彤的冒着火光。那人看了看,吹了吹,点了点头,嗖的就往东坡的脸上甩过来。

    东坡大叫一声,从床上坐起来,摸摸脸,嘴巴尚在,呼呼地喘了口气。回想梦中奇遇,不由叫了一声:何仙姑,葛稚川,苏某有礼啦。

    (本文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呼呼出气”描写了没嘴的窘境,“大气也不敢喘”刻画了紧张的情绪,“呼呼地喘了口气”表达了如释重负的心理。 B . 何仙姑对苏东坡说了很多话,而长着两张嘴的葛洪却一言不发,二者形成对比,表明他们对苏东坡的看法不同。 C . 小说善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通过侧面描写刻画了苏东坡的“忠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了何仙姑的“爽直”。 D . 《遇仙记》《登泰山记》《石钟山记》都以“记”为题,但前者重在设置情节,刻画人物,后两者侧重写所见所感。
    2. (2) 关于小说情节设置的“合理性”“戏剧性”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择在“八仙聚会之所”罗浮山,使得历史人物苏东坡与神话人物何仙姑的相遇具有合理性。 B . 小说将苏东坡丢嘴、找嘴作为叙述的重要情节,苏东坡面对何仙姑的误解,因为无嘴而难以辩解的情形富有戏剧性。 C . 何仙姑“笑得花枝乱颤”是因发现东坡“偷窥”自己洗澡气极而笑,也是对其遭遇幸灾乐祸,因果明确,具有合理性。 D . 苏东坡“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使得本来“荒诞”的故事情节回归现实,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构安排富有戏剧性。
    3. (3) 小说结尾,苏东坡发现“嘴巴尚在”,你认为此后的苏东坡是会继续心直口快,还是会谨言慎行。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4. (4) 有评论者认为,这篇以遇仙为题材的小说在诸多方面皆有不同于凡俗的“仙气”,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