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赵汸,字子常,休宁人。生而姿禀卓绝。初就外傅① , 读朱子《四书》,多所疑难,乃尽取朱子书读之。闻九江黄泽②有学行,往从之游。泽之学,以精思自悟为主。其教人,引而不发。 汸一再登门,乃得《六经》疑义千余条以归。已,复往,留二岁,得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乃筑东山精舍,读书著述其中。鸡初鸣辄起,澄心默坐。由是造诣精深,诸经无不通贯,而尤邃于《春秋》。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释】①外傅:指古代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②黄泽:元朝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俟其欣悦
③往从之游
④而尤邃于《春秋》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汸一再登门,乃得《六经》疑义千余条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