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仍是混凝土。仍是砌一堵墙。几个年轻人已不知道在这栋3200平方米的建筑物中,度过了多少个日子。
② 此刻,这几个年轻人正在集训。陈君辉是指导者,林怡峰、谢健强是训练者。这里有3层楼,上上下下328个施工节点,与实际工地一模一样。若想知道“房子是怎么盖成的”,这里就有答案。
③ 我去的时候是去年8月,岭南正是燠热之时,动一动便是一身汗。几个年轻人穿的工作服,前胸与后背已被汗水洇得变了色儿。他们正对照图纸,量、锯、夹、装……由于专注,对我的到来浑然不觉。旁边,是他们训练的成果。陈君辉成功地完成过,那时他还是广州城建技工学校的学生。
④ 让我们重温那一次比赛场景——
⑤ 现场,电子扫描仪、切割机、电钻、高频振捣棒等158种工具、配件和19吨商品混凝土为他们而备,22块木模板、40根木材以及部分轻型钢框模板供他们使用。他们要在72.25平方米的场地上砌两面墙,墙高2.4米,厚0.25米,宽则不规则,允许误差为1毫米。大概相当于建一间“精致”的房子,门、窗位置预留。
⑥ 比赛开始一小时后,意外发生:陈君辉在锯木材时,食指不小心被锯齿划破,顿时鲜血渗出。他有点慌,马上举手示意。在赛场医疗点,伤口经包扎止血。陈君辉活动了一下手指,不影响继续比赛。他迅速调整好心态,深吸一口气,再次投入比赛。他和搭档李俊鸿要争分夺秒夺回因此而损失的35分钟。
⑦ 读图、放线、切割、钻孔、安装,各工序有条不紊进行。浇筑时,约10吨商品混凝土要在20分钟内分4次完成。不可快也不能慢。注入后会不断产生气泡,要经过多次高频振捣让气泡“吐”出。接下来去除模具。趁着混凝土还“软”,细细抹平,让表面不留痕迹……
⑧ 比赛结果揭晓。中国选手陈君辉、李俊鸿夺得混凝土建筑项目金牌!在颁奖典礼上,两人挥舞着手臂,泪水不可抑制地流淌。他们知道,那一刻,他们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技术工人获得了无比的荣耀。
⑨ 陈君辉生于1998年,成长于广东韶关南雄一个镇上。曾经,面对高考的失利,他也垂头丧气过,但心底并未放弃自己。陈君辉从小就喜欢建筑。在互联网里遨游,让他寻觅到建筑之力、建筑之美、建筑之奇。初中时他去过深圳,看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他很好奇:楼为什么能建那么高?2016年9月,陈君辉被建筑施工专业录取。在校期间的学习,使他眼界渐开。他知道了那些桥梁为什么能承载疾驰的车辆,那些现代建筑由谁设计、由谁施工,那些亭台楼阁何以历经风雨依然完好……在这里,他听到了内心深处与建筑所产生的共鸣,他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多项专业技能比赛……
⑩ 我还在墙前流连。这面墙,林怡峰和谢健强于17个小时内一次成型。陈君辉要求很严格,不允许“雕刻”;凹凸之处,不能补,不能磨。
林怡峰告诉我一个“秘密”,首先在“型”。一次成型,必要先制模具。要制模具,必要先懂图纸。图纸有平面图和立体图,看图者要心中有“沟壑”。浇筑也非常关键。之后,是高频振捣。
究竟何为高频振捣?林怡峰取过高频振捣棒,通上电,一按开关,仿佛有千军万马蹄声急促。林怡峰握得极稳,手臂如箍了一层铁皮,额头的汗珠随之大颗滑落。
为了避免失误,在训练中他们必须不断总结,保持清醒头脑和创新精神。“瓶颈其实也是一种刺激,问题解决之后就会很有成就感。”林怡峰说。
“究竟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们?”还是在那面墙前,我问几位年轻人。
“工匠精神!”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说,一身水,一身泥,但精益求精,坚持到最后,就是好工匠。
这些年轻人,正在工匠之路上矢志不渝地前行着……
——选自《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19日,有改编
从小喜欢建筑,热爱思考————参加国际比赛,受伤后冷静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