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六下·兴平期中) 阅读(二)

    长征的由来

    ①红军长征,可谓是家喻户晓,但“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前后至遵义会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圈”“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作报告时,把红七军团北上和红六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党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长征”概念。

    ③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第一次提出了“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扩充。

    ④1935 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中指出“红一方面军一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的伟大事业”。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中指出,红军进行了“二万余里的长征”。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主力和军委纵队改编而成)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了长征。当天,毛泽东即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根据红一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中明确提出: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地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这就是目前找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最早文献记录。

    ⑤随着红军长征的英雄业绩广为流传,这一伟大壮举的影响不断扩大,“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就逐渐成为1934 年至1936年间战略转移的专门用语。

    1. (1) 最早提出“二万五千里长征”概念的文献是( )。
      A . 《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 B . 《中国工农红军布告》 C . 《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 D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
    2. (2) 文章首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 总结全文 B . 开篇点题 C . 交代创作背景 D . 承上启下
    3. (3)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前后, 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

      ②1935年2月,朱德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

      ③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长征。

      ④1935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

    4. (4) 最后-段中的“逐渐”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5. (5) 1935年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请你也试着写一句歌颂“万里长征”精神的话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