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龙江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节选自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宋金对峙时期,大量的北方移民迁入南方,对南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偏安于江南的南宋,为了维持与北方对峙的局面,必须致力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技术的提高。从朝廷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总结推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万历年间,徐光启与利玛窦在北京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任命徐光启督修历法,他聘请耶稣会士龙华民、汤若望等参加,最终以《崇祯历书》为总题目,编译了46种、137卷巨著,详细介绍了欧洲先进的天文学知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演进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政治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巩固这一趋势?为了促进这一趋势的发展,清朝有效管辖西藏地区的举措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南方经济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讲述了徐光启积极学习西方哪些学科门类的先进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的药物学著作是什么?
    4. (4) 通过以上探究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有怎样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