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宣州期中)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雪夜的老人

    ㅤㅤ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ㅤㅤ②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ㅤㅤ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ㅤㅤ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ㅤㅤ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ㅤㅤ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ㅤㅤ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ㅤㅤ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ㅤㅤ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ㅤㅤ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ㅤㅤ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ㅤㅤ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ㅤㅤ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ㅤㅤ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ㅤㅤ⑮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ㅤㅤ⑯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ㅤㅤ⑰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ㅤㅤ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ㅤㅤ⑲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ㅤㅤ⑳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ㅤㅤ㉑风雪愈紧了。

    ㅤㅤ㉒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1. (1)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有利于展现“我”的心理活动,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B . 小说开篇写“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强调说明了“我”对雪花的观察、体味之细,暗示“我”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C . 第⑩到⑫自然段连用三个问句,想象老人可能的身份和用意,引发“我”对老人身份的三次误会,推动情节的发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D . 小说以“雪夜的老人”为题,却突破了“关爱”“同情”等常规主题及构思模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 (2) 根据提示,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①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②

      ③起身离开,看见老人捡走易拉罐   ④

    3. (3)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小说第③自然段的作用。
    4. (4) 赏析第⑰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5) 研读小说结尾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说说其中揭示了什么人生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